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填寫下列國家的別稱。

填寫下列國家的別稱。

仙人掌之國——( 墨西哥), 高山之國——( 尼泊爾), 綿羊之國——( 新西蘭), 鐘表之國——( 瑞士)。

1、墨西哥

墨西哥合眾國(西班牙語: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壹個聯邦***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伯利茲、危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 面積1964375平方公裏。

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鄉”之稱。墨西哥在不同歷史時期還贏得了“仙人掌的國度”、“白銀王國”、“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等美譽。

2、尼泊爾

尼泊爾王國這個依偎於喜瑪拉雅山脈雄偉身軀下的國家,從地圖上看,很像坐落於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壹條臥蠶。

它地勢高峻,14.7萬平方公裏國土的四分之三為山地,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240多座。更令人驚嘆的是,全世界海拔超過8000米的十大高峰有八座匯聚於此,故尼泊爾享有“高山之國”的美譽。?

3、?新西蘭

新西蘭(英語:New Zealand),又譯紐西蘭,是南太平洋的壹個國家,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壹。

新西蘭畜牧業發達,畜牧業生產占地1352萬公頃,為國土面積的壹半。乳制品與肉類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壹位,占世界總產量的25%。這也為它贏得了“綿羊之國”的美譽。

4、瑞士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意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簡稱“瑞士”(英語:Switzerland),是中歐國家之壹。

鐘表制造業是瑞士的傳統產業。瑞士鐘表業最早出現於16世紀中葉的日內瓦,到16世紀末,日內瓦制表業就以其質量聞名,1601年創建的日內瓦制表協會,是世界首家鐘表行業協會。

當時,日內瓦表廠已多達500多家,這迫使壹些制表藝人移至人口較為稀少的城鎮,日內瓦北部的汝拉山區逐漸成為制表藝人生活和生產的理想場所。

16及17世紀因制表工藝的不斷改進,鐘表報時的準確性不斷提高。18、19世紀,制表技術開始突飛猛進,1842年,adrien philippe發明了垂式上弦鐘表,他也是著名的patek philippe手表公司的創始人之壹。

在同壹階段,制表業開始生產復雜的鐘表和引進特殊的部件如永久性日歷表及秒表等。1800年世界鐘表總產量達到二千五百萬只,瑞士鐘表產量占了三分之二,超越英國而領先世界。

擴展資料:

1、墨西哥的仙人掌

墨西哥的第壹國花是仙人掌。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傳最初部族神指點他們向南遷移,並說,當看到壹只老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壹條蛇的地方,就證明那裏富足、吉祥、可定居下來,會繁榮興旺。

他們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預示的景象,便在那裏定居。仙人掌成為他們堅強不屈,為捍衛自己民族利益而英勇鬥爭的標誌。

世界上有仙人掌科植物2000多種,生長在墨西哥的仙人掌大約有1000多個品種,大多只能用於觀賞,墨西哥人壹向奉仙人掌為民族和文化的象征,作為他們堅強不屈、為捍衛自己民族的利益而英勇鬥爭的標誌。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的食用仙人掌更是墨西哥人民餐桌上的美食。

2、尼泊爾的山

尼泊爾北部喜馬拉雅地區,海拔高度在4877米-8844米之間。世界上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其中8座在中尼邊界的喜馬拉雅山區,包括珠穆朗瑪峰、幹城章嘉峰、洛子峰、馬卡魯峰、卓奧友峰、道拉吉利峰、馬納斯魯峰和安納布爾納峰。

中部山區占尼泊爾國土面積的68%,主要由最高峰達到4877米的馬哈布哈拉山系和相對較矮的丘日山系組成。南部的特萊低地占尼泊爾領土面積的17%。

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大部分屬丘陵地帶,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占總面積近壹半。東、西、北三面多高山;中部河谷區,多小山;南部是沖積平原,分布著森林和草原。

3、新西蘭的綿羊

新西蘭是僅次於澳大利亞,世界上第二大羊毛生產和出口國家(按凈毛統計),新西蘭在 20 世紀 80~90 年代間每年生產的羊毛折算成凈毛約25萬噸,其中的90%以上供出口,90年代之後產量逐年下降,但原毛出口所占的比例依然在90%左右。

21世紀起隨著世界羊毛產量下降,羊肉價格飛漲,與其他國家壹樣,新西蘭的牧區轉產嚴重,羊毛也出現了明顯的滑坡,2008/09 羊毛年度,羊毛的總產量(包括灰退毛)為 18.83 萬噸,折合凈毛產量約14.6萬噸。排名降至第三位。

4、瑞士的鐘表

19世紀,瑞士及美國的工廠已進行機械化大批量生產手表。美國的 waltham鐘表公司成為采用先進而精密的機械制造鐘表技術的先驅,但瑞士憑借其更精密、更先進的機械及技術、富於經驗的設計師及工人,提供多樣化功能及設計款式和產品,擊敗了美國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

在進入20世紀時,瑞士引進了兩個偉大的表匠pierre frederic ingold和georges-auguste leschot發明的新技術,快速和精確生產帶齒輪的夾板和主夾板並發明了可替換的內部零件,為鐘表生產的規模化和標準化鋪平了道路。

到20世紀初,瑞士已經是世界鐘表業的領頭羊。當時手表開始逐漸取代懷表的地位,瑞士對手表的進壹步改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於手表上。

以日本為代表的石英手表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盛行,各國的鐘表行業都轉向電子計時技術,瑞士鐘表業受到來自日本競爭的巨大壓力。

1978年,瑞士微電子集團(smh集團)的表芯部門生產出壹款只有2毫米厚的表樣原型,是當時世界上最薄的石英表。

最後生產出來的斯沃琪(swatch)表,更是減去了51個零件,表芯藏置於壹個防水的膠殼內,而且防震、耐用、低成本。斯沃琪表壹經推出,便風靡全世界,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手表,直至今日。

20世紀80年代,收藏古董手表的熱潮在世界各地全面爆發,人們開始去欣賞機械手表的制作工藝、研究各個不同表匠的獨特發明、設計及個人化的風格、鐘表的發展歷史等。

鐘表名廠有特別功能的舊款式鐘表價格飈升。至80年代末,瑞士表廠開始生產壹系列高價位的機械手表,壹些結構復雜的機械手表再次得到認同,機械表銷量回升,重拾昔日的尊貴地位。

百度百科——鐘表之國

百度百科——墨西哥

百度百科——高山之國-尼泊爾

百度百科——新西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