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3、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
4、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後悔心。
5、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6、冰生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7、身怕不動,腦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
8、學海無涯,書山有路 或 九牛壹毛,滄海壹粟
9、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心二意,壹事無成 或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 或 熟能生巧,業精於勤。
2. 跪求 初、高中時課本上的 所有 古詩 文言文高考語文背誦與默寫篇目 (壹)古文(11篇) 1 《勸學》 荀子 2 《過秦論》 賈誼 3 《師說》 韓愈 4 《阿房宮賦》 杜牧 5 《六國論》 蘇洵 6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7 《石鐘山記》 蘇軾 8 《前赤壁賦》 蘇軾 9 《離騷》屈原 10 滕王閣序 (唐)王勃 11《屈原列傳》《史記》 (二)詩詞曲(35首) 1 《氓》 《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3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4 《孔雀東南飛》 漢樂府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裏,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裏。”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下馬入車中,低頭***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5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壹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7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8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 9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 《兵車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11。
3. 2008當代學生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70篇辛辛苦苦弄得,給分八~20觀賞美麗燦爛的彩霞,可以領悟到它光芒四射的艷麗;觀賞天空漂浮的白雲,可以領悟到它書卷自如爛漫多姿的妙態;觀賞高山雄峰,可以領悟到它靈秀挺拔的氣概;觀賞壹望無垠的大海,可以領悟到它博大寬廣的胸懷,在這些天地山河中,都可以體會到美妙的景致,到處都是好文章。
面對翠綠的竹子,可以品味到它的虛心有節;面對飄香的菊花,可以品味到它的高風亮節;面對蒼松翠柏,可以品味到它傲然不屈的性格;面對蘭花香草,可以品味到幽然醉人的芳香。從這裏可以看出,在遊覽觀賞中,時時處處都有供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
21吳王要進攻楚國,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於進諫,就叫他死!”有壹位年輕的宮廷侍從,想諫又不敢,他就懷揣彈弓到後花園去,露水灑濕了衣裳,這樣過了三個清晨。吳王知道後說:“妳來,何苦把衣裳淋濕成這個樣子?”他回答道:“園子裏有樹,樹上有蟬,蟬在高高的樹枝上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後。
螳螂俯著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蟬,而不知黃雀在它身旁。黃雀伸著頭頸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張開的彈丸。
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處,而不顧身後隱藏著禍患啊!”吳王說:“您說得好啊!”於是停止用兵。 22野獸之中有(壹種)叫猱,小而善於爬樹,爪子鋒利。
老虎的腦袋癢,就讓猱撓個比停,(撓)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覺得(腦袋撓破了)。猱慢慢地取它的腦漿吃,剩下殘余的用來獻給老虎說:“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來獻給您。”
來戶說:“忠心的是猱啊!愛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還沒有察覺。
久了老虎的腦袋空了,疼痛發作,尋找猱的蹤跡。猱卻已經跑到高樹上了。
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23某山腳下有壹個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壹個女兒在遠方。
打獵的人可憐他孤獨,於是就送了壹只猴子給他。老人十分喜歡,對待它就好像對親生兒子壹樣。
每次出門猴子都跟著他,(猴子)不用鏈子鎖著不用繩牽著,但又不會離開他。如此就過了五年。
壹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關上門,奔到老人女兒家裏,淚如下雨。(老人的女兒)問:“父親死了?”猴子點了點頭。
(她)於是就和猴子壹同回去。老人的什麽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沒有錢給他辦後事,猴子於是在鄉中大哭,鄉裏的人於是給它錢為老人辦了後事。
老人的女兒要帶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絕了,仍然守著老人原來的故居,每天摘果為生。每隔五天就為老人大哭壹場,好像是紀念老人養了它五年的恩情,樣子十分哀傷。
這樣不夠三個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墳前。鄉裏的人可憐他,於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墳的旁邊,為它立了壹塊墓碑,上面寫著:義猴之墓。
24有壹個屠夫,晚間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路旁有個農民留下的地窩棚,他就跑進去藏在裏面。
惡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壹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讓它抽出去。
但是沒有辦法可以殺死它。只有壹把不到壹寸長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裏吹氣。
極力吹了壹會兒,覺得狼不怎麽動彈了,才用帶子紮上了吹氣口。出去壹看,只見狼渾身膨脹,活像壹頭牛。
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彎兒,張著大嘴無法閉上,就把它背回去了。不是屠夫,誰有這個辦法呢? 25高懷中在揚州的小東門賣鱔魚面。
他每天要殺數十條鱔魚,有壹位婢女心生憐憫,每天夜晚,偷偷從水缸裏撈了兩三條鱔魚,由後窗拋入河中。這樣經過了大約壹年的光景。
有壹天,店裏發生火災,婢女倉皇逃出,被火所灼傷。她很疲倦地躺在河邊,到半夜睡著了。
醒來以後,發現:不但痛苦減輕了,連灼傷的部位也好了許多。有河中的汙泥堆積在傷口,而地面留下鱔魚走過的痕跡。
她才知道:是從前所放生的鱔魚來救她。高懷中被婢女的行為所感動,於是停止行業,拆除爐,將庫存的數石活鱔魚,全部放到河裏。
26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妳做宰相。”
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壹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鵮,妳知道嗎?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
在這時,壹只貓頭鷹拾到壹只腐臭的老鼠,鵷鵮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妳也想用妳的梁國來‘嚇’我?” 27有壹個趙國人家裏發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貓。
中山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於捉老鼠,也善於捉雞。
過了壹個多月,老鼠少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為什麽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就是妳不知道的了。
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有了老鼠,就會吃我的糧食,毀我的衣服,穿我的墻壁,啃我的用具,我就會饑寒交迫,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開饑寒交迫還很遠,為什麽要把那貓趕走呢?” 28龐恭要陪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龐恭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壹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
龐恭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龐恭又說:。
4. 贊美豬的詩句有哪些1、豈知泉下有豬龍,臥枕雷車踏陰軸。
——宋代:蘇軾《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 釋義:不知道泉下有龍豬,坐在雷神降雨時乘坐的天車上開始尋訪。 2、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元代:王冕《冀州道中》 釋義:哪怕是有好兒孫,也不過過得是豬狗不如的日子。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南北朝:佚名《木蘭辭》 釋義: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4、試以豬鬣毛撩撥蟲須,仍不動。
少年又笑。屢撩之,蟲暴怒,直奔,遂相騰擊,振奮作聲。
——清代:蒲松齡《促織》 釋義:試著用豬鬣撩撥小蟋蟀的觸須,小蟋蟀仍然不動,少年又大笑了。撩撥了它好幾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沖,於是互相鬥起來,騰身舉足,彼此相撲,振翅叫喚。
5、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
——唐代:寒山《詩三百三首》 釋義:豬吃的是死人的肉,人再吃死豬的腸子,豬不嫌棄人肉臭,人反而稱贊豬肉很香。
5. 求白居易的琵琶吟的全文請問誰有白居易的《琵琶吟》的全文白居易的《琵琶吟》? 有麽是《琵琶行》麽 《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麽。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撥括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壹部。
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壹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壹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