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增城的名勝古跡的解析

增城的名勝古跡的解析

增城旅遊資源豐富,“荔鄉仙境”旅遊形象深入人心,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別具特色的荔鄉風情和水鄉景色美不勝收。

何仙姑家廟、千年盤龍古藤、鳳臺攬勝、萬壽寺、古海遺蹤、正果佛爺寺、雁塔、鳳塔、瓜嶺古村落等名勝古跡吸引眾多國內外遊人的目光;增城賓館、百花賓館、太陽城大酒店、新好景大酒店、華僑酒店、鳳凰城酒店、凱旋門大酒店、掛綠園酒家、掛綠廣場購物城、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增城廣場等旅遊服務設施使遊人流連忘返;南華、仙村、荔湖、紫雲山莊等多個高爾夫球場讓遊人揮桿自如,盡享陽光、空氣和綠地之樂趣;增城荔枝文化村、百花山莊度假村、白水寨風景名勝區、錦繡大封門、何仙姑旅遊風景區、金荔苑農業生態園、谷豐園、蕉石嶺森林公園、蘭溪荔枝溝、朱村絲苗米生產示範基地、盈園等生態休閑度假之地令遊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荔枝節、仙姑誕、龍舟節、佛爺誕、仙姑得道誕、畬族風情等民間民俗和荔枝文化旅遊節、菜心美食節、登山節、牛仔服裝節讓遊人盡領非凡熱鬧。

何仙姑家廟

是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明朝,家廟是磚石臺梁式結構,三進式,第壹、三進十三架出前廊為封火山墻;第二進四柱壹間五架拜亭為硬山頂,其正脊和垂脊均有反翹裝飾。

廟正面山門鐫刻的隸書門額“何仙姑家廟”,為鹹豐八年戊午嘉平黃培芳

所書,山門上還鐫刻了壹副行書對聯:“千年履舄遺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反映了人們對何仙姑的崇敬之情。

廟二進正堂供奉何仙姑立像。

何仙姑像用樟木雕塑而成,高約70厘米,為唐朝村姑裝束。

家廟有兩大節慶,每逢三月初七日仙姑誕和農歷八月初八日仙姑得道成仙日,當地村民都會自發舉行慶典活動,各鄉唱大戲、放煙火,連續數天,並在仙井旁邊請“仙湯”,以求福祉。

其間,到家廟廣場上祭祀的遊人多達數萬人,香火盛極壹時。

後應信眾要求,翻修家廟和家廟廣場,並增建仙源牌坊、八仙會館、麻姑殿、雲母溪和仙姑碑林等配套景點。

何仙姑塔

當年,日本鬼子曾在小樓墟壹帶肆行無忌。

有壹天放火燒村,當火燒到家廟東西兩堵墻時,

火嘎然熄滅了。

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甚至出動飛機轟炸,投下的炸彈在家廟附近都炸響了,唯獨落入廟中的炸彈安然無恙。

仙姑顯靈,日本鬼子也只有老鼠拉龜。

壹位日本友人被何仙姑聖靈所震撼,在事隔五十多年後,慕名前來參拜何仙姑,了結心願,並捐資二百萬元,在觀音山上修建了十壹層高的何仙姑紀念塔。

何仙姑像

何仙姑像用樟木雕塑而成,高約70厘米、原為唐朝村姑裝束。

現何仙姑身上披的繡花袍由泰國善男信女贈送,頭上的珍珠頭飾為香港善男信女贈送。

堂上高掛著林林總總的錦旗,是馬來西亞、泰

國、日本、新加坡等地善男信女答謝何仙姑的信物。

家廟有兩大節慶,每逢農歷三月初七日仙姑誕、農歷八月初八日仙姑得道成仙日,廟內的香火極盛。

何仙姑井

遺履仙井原名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傳說是何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

井邊的石鞋模型就是當年何仙姑投井遺留的繡花鞋。

井臺用花崗巖石鑿成八角形狀,上面銘刻“仙源涓涓,飲者萬年”八個字。

古井深達數丈,並不為奇,奇的是家廟周圍方圓幾裏的井水都略帶鹹味,唯獨這裏的井水清澈甘洌。

用井水沏茶,特

別香醇清潤。

據說常飲此水能強身健體,所以每逢仙姑誕辰,方圓數十裏的人皆趕來請“仙湯”喝,此“仙湯”即何仙姑井的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