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有什麽吃的
特色美食蘇義忠燒雞淮陽北關的蘇義忠燒雞店是以經營燒雞為主,兼營羊頭、羊肉、豆腐皮的清真熟食店。數十年來,蘇義忠先生潛心鉆研,廣取各地名吃之長,創造出了獨門秘方,使蘇家燒雞享譽豫東。目前的蘇義忠燒雞以制作獨特、形色美觀、肉爛脫骨、營養豐富而聞名豫東大地,倍受各界人士的青睞,凡品嘗者無不拍手稱絕。知名畫家藍天野(《封神榜》中姜子牙的扮演者)品嘗後稱贊不已,說蘇義忠燒雞肉鮮味美,陳州壹絕。歷年龍都朝祖會期間,海內外來淮作家、書畫家都點名要蘇義忠燒雞,並感嘆其五味俱佳,欣然命筆題字作畫,使得蘇義忠燒雞聲名遠揚。2006年,蘇義忠先生被河南電視臺“廚王爭霸”大賽組委會聘為清真名吃顧問;2007年蘇義忠燒雞成為淮陽唯壹壹家榮獲市級“文明誠信商戶”的餐飲店。同年蘇義忠先生當選第十壹屆淮陽縣工商聯合會常務委員;2008年“蘇義忠羊肉”被周口市旅遊協會授予“風味名吃”的榮譽;“蘇義忠燒雞”被周口市旅遊協會授予“十大風味名吃”的稱號。2009年榮獲市委宣傳部“消費者信得過單位”。 蘇義忠先生繼承傳統工藝精髓,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了壹套獨門經驗。他選雞嚴格,選用兩年以內的柴雞,以保證雞肉質量;加配多種名貴調料, 經素油烹炸、精工制作而成的燒雞,富含蛋白質,具有五味俱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香氣撲鼻、肉白細嫩的特點。 幾十年來, 蘇義忠燒雞始終堅持傳統操作規程, 故而群眾對其燒雞有著“出門百步外,余香留口中”的贊譽;經常食用能收到開胃健脾、溫中益氣、通絡提神的功效。今日的蘇義忠燒雞成為淮陽人探親訪友的饋贈佳品,更成為海內外遊客蒞臨淮陽的名吃首選。朱麻子燉肉胡辣湯 朱麻子燉肉胡辣湯,歷史上叫朱家胡辣湯。朱麻子叫朱錦章,淮陽城內人。其先祖從宋朝開始在城北十字街西經營胡辣湯。相傳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創業之初,路過淮陽,幾天沒吃東西,人困馬乏,臥倒在北十字街口,被壹位姓朱的老漢救起,獻上壹碗胡辣湯,朱元璋喝後馬上清醒過來,連喝三碗,口稱好湯、好湯!待朱元璋即位以後,把這位朱姓老漢宣召到宮廷禦膳房,專司湯膳。自此,朱家胡辣湯名聲大振,朱家也以此為業經營至今。朱麻子自民國時從父輩手中接過做湯技術後,又經壹番苦心經營,創制了燉肉胡辣湯,所,以現在叫朱麻子燉肉胡辣湯。 朱麻子燉肉胡辣湯的特點是稀稠均勻,鹹甜適中,肉爛如泥,酸辣可口,香味四溢。素有朝飲胡辣湯,暮嗝尚余香之說。外地客人來淮,淮陽籍的港、澳、臺同胞回淮探親,都以能喝上朱麻子胡辣湯而津津樂道。淮陽餛飩 淮陽餛飩始於民國初年。當時的飯業老板範好德以經營餛飩、小籠包子出名。為了創出牌子,他走南闖北,吸取南北諸家餛飩之長,結合淮陽人的口味,創出了帶有淮陽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淮陽餛飩的做法是:用清燉雞湯,下肉餡面葉,再沸沖加工好的雞絲、海米、榨菜、紫菜、粉絲、海帶、小生氽丸、雞蛋皮絲,然後加適量小磨油、味精、陳醋、料酒、醬油、香料等調味品。根據季節,還可以加蒲菜、金針菜、韭菜、香菜、蒜苗、荊芥等鮮菜。其味道鮮美,清利爽口,香而不膩。 該小吃文化大**中曾壹度絕跡,1980年前後城內開始恢復經營。它繼承了淮陽餛飩的傳統工藝,保持了地方名吃的獨特風味。目前,城關各夜市,餛飩攤點雲集,食客經常暴滿。張家驢肉湯 張家驢肉湯,系清湯燉驢肉而成,此湯肉湯分明,肉爛而不膩,湯色白似乳,濃郁開胃,香味撲鼻。或伴食、或下酒、細細品之,余味悠長。自清道光年間到建國初,縣城內驢肉湯均有張家獨家經營。當時此湯遠近聞名,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過往商賈,乃至鄉村野夫都以在淮陽縣城能喝到張家驢肉湯為壹大樂趣。 另外,張家驢肉湯店還配有驢白血,更是上品中的精品。驢白血系張家祖傳絕技,用驢血加工炮制。形狀似腦非腦,似蛋非蛋,白而細嫩,色香味俱佳。此食品營養豐富,可大補元氣,養血安神,老少皆宜,食者稱絕。燒蒲菜 燒蒲菜是淮陽獨有的名菜,被列為河南省地方名菜之壹。它以城湖特產蒲子下端的嫩蕊為原料,加配佐料燒制而成。燒蒲菜可單獨燒制,也可與肉、魚、蛋拼合燒制。種類有蝦仁燒蒲菜、蛋黃燒蒲菜、魚片燒蒲菜等。不論哪種燒蒲菜,均色白如玉,鮮嫩清香,別具風味。每逢夏秋季節,縣內各餐館均把燒蒲菜作為淮陽地方名菜招攬食客,好客的淮陽人也常以燒蒲菜為領頭菜來宴請嘉賓。蓋家鍋盔 蓋家鍋盔,由本縣黃集鄉蓋莊蓋老殿始創於清光緒末年,傳其子蓋長榮,先後兩代。其鍋盔無磺、無堿、饃味香甜。做法是:用開水燙面提酵,接面二至三次,上杠搋軟,再用手反復搓揉,達到光滑油亮,色如雪團。做成圓餅(或半圓),靠鍋邊粘貼,武火燒成壹面喧白壹面焦黃,不黴不壞,出鍋後就是味道鮮美、外焦裏軟的獨特鍋盔。 蓋家鍋盔問世後壹直受世人喜愛,30年代已居淮陽饃業之冠,名揚周圍數縣。現營業點常設在城關南十字街路東,每天下午四點上市,供不應求。因淮陽蓋家鍋盔遠近聞名,所以,歷年太昊陵會期間,周圍數百裏的香客,遊人多以能捎回蓋家鍋盔,全家***嘗為幸。方布袋燒雞/方布袋豆腐把 方布袋燒雞名字來由現在的方家長輩乳名布袋而來,其燒雞制作口味香濃而又不膩,遠近聞名,制作工藝以及作料暫時不得而知,其他幾種(比如符離集燒雞)均不比方布袋。而其豆腐把(薄豆腐切成條煮制而成)正是用這種燒雞的制作程序以及作料制作而成。淮陽人出外多日回來必嘗壹口方布袋燒雞和方布袋豆腐把,家宴酒席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