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549人/平方公裏
彭州位於四川省會成都市西北部,距成都25公裏,人口78萬,面積1.42平方公裏。是成都市人口第三、面積第二的小康城市。彭州是古蜀王國建都的核心地區。自秦漢以來,建縣建縣2000多年,歷史文明悠久,素有“天府之國金盆”和“蜀漢名區”之稱。
彭州位於北緯103 10 _—103 40 _和30° 54 _—31° 26 _之間,是壹個神秘的北緯30°地區。地處成都平原與龍門山的過渡地帶,有各種各樣的山、丘陵和大壩,形成了“六山壹水三壩”的自然格局。四川盆地4814~489米的巨大海拔差、地貌的多樣性、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的特點、充沛的降雨量、分明的季節和漫長的無霜期決定了彭州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72.865438億元,財政收入465438億元。第壹產業增加值164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3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07億元。全市存款余額39.9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3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7元。
今天的彭州可以用五句話來概括:成都北郊是資源寶庫、現代醫藥工業之鄉、石油化工新興城市、“十壹五”規劃中等城市、城市度假休閑港灣。
彭州自古有“天府金盆”、“蜀中沃土”之稱,是古蜀文化的發源地之壹。早在3000年前,彭州人就在這裏工作和生活,並創造了綏江文化。唐代彭州牡丹名揚天下,南宋著名詩人陸遊贊曰:“牡丹在中州,羅丹第壹;蜀中,田鵬為第壹。”現在,彭州已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牡丹觀賞基地,牡丹花也被確定為彭州的“市花”。
自然地理
彭州市位於北緯103 10 _—103 40 _和30° 54 _—31° 26 _之間,是壹個神秘的北緯30°地區。地處成都平原與龍門山的過渡地帶,有各種各樣的山、丘陵和大壩,形成了“六山壹水三壩”的自然格局。
彭州地形復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分別占全市總面積的50%、11%和39%。九龍以北是山區,海拔2000 ~ 3000米,少數山峰達4800米以上。最高峰是太子杜克峰,海拔4812米。
彭州位於龍門山南段與成都平原交界處,北部為山區,風景優美,最高海拔4812m。
龍門山
龍門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處於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龍門山中段,最高峰4812米,由單晶山、銀廠溝、九峰山和馬鬃嶺組成,規劃面積203平方公裏。彭州被稱為四川的“天府金鵬”和“沃土”,具有3000年的歷史。
有趣的特征。鳥獸、流泉、瀑布、峽谷、棧道、怪石、彩虹、神燈、佛光、奇花異草無處不在,是離大城市最近的高山峽谷景區。
龍門大峽谷(銀廠溝)景區是龍門山景區的精華。這條溝有50公裏長。景區內山峰聳立,山谷幽深,怪石眾多。咆哮的瀑布和噴泉,神奇莫測的彩虹幻影,蜿蜒險峻的吊橋棧道,是全國風景名勝區中最長的觀光棧道,堪稱川西壹絕。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5℃。它是天然空調,是絕佳的避暑勝地。
九峰山風景區因“奇峰倚天,巍峨九圖”而得名。在九座山峰中,有四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據說九峰山實際上是壹座火焰峰。九峰山怪石眾多,雲霧蒸騰,樹木挺拔,不時有熊貓出沒。登上九峰山頂的雷音寺,妳可以欣賞山景、日出、雲海、佛光、神燈等天文奇觀。
馬鬃嶺海拔3508米,因其陡峭的山峰看起來像成熟的馬鬃毛而得名。高山杜鵑林面積達1萬畝,令人嘆為觀止。
彭州市屬於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較同緯度地區偏少,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氣候資源豐富。其特點是春季氣溫回暖早,但不穩定,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年平均氣溫為65438±05.6℃,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6.9℃,最低氣溫為-6.2℃。
全年氣溫變化範圍為65438±0.3℃。最熱月為7月24.8℃,最冷月為65438+10月5.2℃,月變化幅度為19.6℃。最高日平均氣溫可達30.65438±0℃;最低為-65438±0.7℃,最大日變化幅度為365438±0.8℃,年無霜期平均為276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為932.5毫米,最大值為0959年的1280.9毫米,最小值為1997年的635.3毫米。全年平均降水量為65438年7月237。3毫米,2月5。5毫米。年平均≥0.1毫米的降水日數為154天。
彭州位於龍門山南段與成都平原交界處,北部為山區,風景優美,最高海拔4812米。在南方,有壹個馬平川,幾千英裏外的成都平原,最低點為489米。4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多山、丘陵、堤壩的地形和溫暖濕潤的氣候決定了彭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林業、藥材、水利和旅遊資源。
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蛇紋石、銅、黃金、天然氣等20多種。覆蓋全市的都江堰水系和胥江水系提供了灌溉便利和巨大的水電資源。
豐富的農業資源使彭州成為全國商品糧大縣和小麥、瘦肉型豬、彭州柚、速生豐產林、中藥材等13個國家、省、市商品生產基地。
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使彭州成為四川制藥企業數量最多的縣(市),數十種天然中草藥制成的全國名牌藥品深受群眾喜愛。
豐富的建材資源讓彭州成為了川西平原的建材寶庫,有句話叫搬不動的彭州是不滿意的成都。
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彭州成為城市人的休閑港灣。
歷史的發展
彭州歷史悠久。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任鵬在這裏繁衍生息。後來,他們以振興國家為己任,建都於屈(今彭州新城)。
唐武侯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設彭州。《元和縣誌》對彭州的稱謂解釋為“彭州以岷山引河,河出於此,兩山相對,古稱天彭門,故名之”。這就是今天彭州名字的由來。
彭州歷史悠久。相傳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彭姓人就在這裏繁衍生息。之後,它成為古巴蜀族建國的最初核心部分。《華陽國誌》說:“蜀工而魚死於山中”,後有王日度之詞,教百姓耕田而遷於市。今天,尚誠是壹個新興的城鎮,“坎山”始於新興城鎮附近的陽平山,“郭毅”是鄰近桂花鎮、龍鳳鎮、麗春鎮和慶興鄉的“九條龍”黃土丘陵。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實行郡縣制,始於境內設郡。今天,境內分為三個縣,即繁、長和、和舒縣。南北朝時期,由於政權更叠頻繁,彭州的建立和演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境內先後設置為範縣、南浦壽縣、南津壽縣、天水縣、九龍縣、東沂州等。隋朝統壹全國後,實行州縣兩級制。公元583年,九龍縣被稱為九龍縣,公元602年,它位於孟州,領先九龍、慶城和郭縣。唐高宗宜豐二年(公元677年),蒙陽縣位於九龍街以南。
唐舞之後,他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立彭州。《元和縣誌》說:“彭州以岷山引河,河出山外,兩山相對。它在古代被稱為天蓬門,因此得名。”這就是今天彭州名字的由來。彭州歷經唐、宋、元三代,由田鵬鎮西北部的古城管轄,先後轄九龍、道江(今都江堰市)、唐昌(今郫縣)、濛陽等縣。這壹時期,彭州商賈雲集,市場繁榮,成為川西重要的商貿中心。元代詩人汪元量贊美彭州歌:“彭州原是壹個小成都,但城市不如金繁榮。”足見其繁榮。明代在地方行政設置上實行州縣三級制。洪武十年(公元1337年),彭州降為彭縣,蒙陽縣亦廢為鎮。明清時期,彭縣劃歸成都。
辛亥革命後,彭縣先後隸淅川路、四川省第壹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彭縣屬溫江區管轄,溫江區下轄8個區、30個鄉、4個鎮。1983溫江區行政公署撤銷,改為成都。1993 165438+10月18、經國務院批準,彭縣撤縣設市彭州市,並於65438年2月28日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轄16鎮和12鄉。從此,彭州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歷程。未來,彭州將像彭州的“牡丹花”壹樣繁榮、強大、昌盛。
當地習俗和慣例
自隋唐以來,城市或鄉村的賞花活動逐漸形成了壹種集中的觀賞形式——牡丹花展。如唐代的長安城;北宋時期的洛陽;南宋的田鵬、余杭和成都;明代的播州和曹州;清代,北京等地先後成為中國牡丹栽培中心,每年的“牡丹花會”聞名世界。
如今,中國有三個大型牡丹花會:壹個是洛陽牡丹花會;二是菏澤牡丹花會;第三個是彭州牡丹花會。
彭州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北100多公裏處。在古代,它被稱為“田鵬”。自南宋以來,牡丹逐漸出名,是四川的牡丹栽培基地。歷史上,它曾與河南洛陽、山東曹州和安徽亳縣壹起被稱為中國四大牡丹生產基地。詩人陸遊曾說:“洛陽牡丹第壹,中州牡丹第壹,牡丹第壹。”。說明唐宋時期彭州種植牡丹已頗有名氣。
自唐宋以來,當地人有聚集欣賞牡丹花盛開的習俗,並將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定為探花節。建國後,彭州牡丹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為了發揚當地人民的這壹文化傳統,彭州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會舉辦壹年壹度的牡丹節。1985 3月18日,彭州市人大常委會確定牡丹為彭縣國花,並在每年的花期(農歷三月三)舉辦牡丹花會。牡丹花會期間,除了展出和銷售珍貴的牡丹花和參觀單晶山外,還舉辦了具有當地民俗風情的文化娛樂活動、經濟技術交流和洽談以及當地產品展覽。
彭州有兩個牡丹展區,壹個在該市的田鵬牡丹園,在十多畝土地上有40多個本地古老品種,還有壹些從洛陽和菏澤引進的品種。另壹個是單晶山中的“牡丹坪”,距市區32裏。這裏的牡丹比城裏的牡丹開花晚。
單晶因盛產牡丹而得名。它是川西著名的旅遊點之壹,也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牡丹中心。牡丹種植面積超過30畝,品種超過150個。花期在4月中下旬,春末夏初。山路上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
其次,規模不算太大,但也有壹定的影響力,如太原市人民公園牡丹花會、延安市萬花山牡丹花會、臨夏市紅原牡丹花會、北京公園和植物園牡丹花會、杭州華鋼關羽牡丹園牡丹花會、上海植物園牡丹花會、銅陵市天井湖公園牡丹花會等。
此外,民間賞花活動也十分活躍:江蘇鹽城便倉鎮“枯枝牡丹園”壹年壹度的賞花活動;甘肅隴西、臨洮周邊庭院賞花活動,安徽寧國南磯鄉賞花活動,雲南大理賞花活動,安徽巢湖屏山拜花活動,河南洛陽伊川“真牡丹”活動等。都體現了各族人民對國花牡丹的尊重和喜愛。
經濟概況
彭州,位於省會成都西北36公裏處,面積1.42平方公裏,人口77萬,是成都市面積第二、人口第三的縣級市。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61.8億元,人均收入793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3元。城鄉居民過上了小康生活。
中國西部蔬菜之鄉
彭州屬於四川盆地北部亞熱帶濕潤氣候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適合蔬菜生長、育苗、栽培和春夏秋冬常年供應。
從65438到0988彭州被商務部定為全國(前五名)商品蔬菜生產基地。1989,被成都市政府定為成都市秋季貽貝二線基地。2001年2月,被財政部確立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如今,彭州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國家級南北交通運輸站、全省唯壹的縣級蔬菜農藥殘留檢測中心。彭州市蔬菜品種10多種,種植面積46萬畝,產量1.02億公斤(全國平均可享用近壹公斤彭州蔬菜)。現有蔬菜加工企業52家,蔬菜及其制品銷往全國260多個縣市,並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實現蔬菜收入6.3億元。
綠色工業擴散基地
彭州的工業建設和發展壹直為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關註。鄧小平、朱德、賀龍、鄧華、張愛萍、田紀雲、鄒家華等領導同誌先後來彭州考察。彭州工業初具規模,現已建成醫藥、建材、食品、化工等四大支柱產業,涉及40多個門類的工業體系。
如今,已有50多家企業入駐省級工業開發區和“中日企業高新技術合作園”,這兩個園區距離6.9平方公裏的城市規劃很近。
同時,彭州還進行了以“股份制、私有化、兼並出售”為主的企業重組改制。隨著成都等特大城市工業產業的向外擴散,彭州抓住機遇,在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彭州興威公司與美國Entek公司和中國星火公司合資的壓縮天然氣裝置獲得7項國家專利,壓縮天然氣減壓調節器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粵豐國際銀行投資集團在澳投資的莫礪鋒雅拉酒業有限公司、日資成都貴騰食品有限公司、中外合資生化制藥有限公司、澳坪激浪食品廠等壹批綠色企業正在崛起和發展。目前,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國際金融公司、新希望集團等國家和財團已在彭州投資綠色工業企業。
城市度假休閑港
彭州位於神秘的北緯30°線上。境內有許多奇特的風景、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使彭州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今,彭州人正以“牡丹之鄉、避暑勝地、宗教文化、地質奇觀”為四大旅遊特色,致力於將彭州打造成為成都、重慶等大都市的度假休閑港灣。牡丹是彭州市的名花,有1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它曾與洛陽牡丹並列世界第壹。如今,彭州已成為全國第三、西部第壹的牡丹繁育種植觀賞基地。牡丹品種已發展到260多個,種植面積超過300畝,超過1.2萬株。“彭州紫”和“丹景紅”是中國牡丹中的極品。
彭州市省級風景旅遊區龍門山景區四季景色各異,春有青山綠水,夏有清涼清涼,秋有楓葉飄灑,冬有冰簾玉柱。高山峽谷、彩虹幻影、佛光雲霧和瀑布、龍潭,夏季最高氣溫25.5℃,空氣質量超過國家壹級標準,被譽為“天然空調”“天然氧吧”。彭州五大宗教齊全,資源得天獨厚。道教聖地陽平道觀為張道陵開創了“二十四規矩”中的“第壹規矩”。早在五代時期,道教就被稱為“元都”,現在被歐洲學者稱為“中國的耶路撒冷”。龍興寺是著名的歷史寺廟之壹。成都解放前夕,劉、鄧、潘在這裏舉行了通電起義。寺內雄偉的加爾各答式佛塔高81米,是東南亞最高的佛塔。
作為對彭州獨特地質奇觀的高度評價,3月1日,國土資源部常務副部長孫文勝親自為彭州授予“四川省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銘牌。這是我國第壹批命名的11個國家地質公園。被龍門山構造帶打斷的地質結構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相當。這裏有推覆、滑坡等地理構造奇觀,到處可見明顯的山峰和懸崖、高山峽谷、溪流、湖泊、冰川和瀑布,還有銀杏、水杉、大熊貓等大量珍稀動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觀賞和旅遊價值。
“十五”期間的中等城市
彭州市區面積9平方公裏,市區人口654.38+0.2萬。為充分發揮彭州良好的人居環境和靠近特大中心城市的優越區位,四川、成都“十五”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五年要把彭州建設成為城區人口20萬、城區面積20平方公裏的現代化中等花園城市。
清新的空氣、甘甜的水源、良好的生活環境、完善的醫療條件保障了彭州人民的身體健康。中國有44家醫院,擁有1987名技術人員。中醫醫院是國家級示範醫院,日本北海道同位素檢測醫院是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2000年全市百歲以上老人19人,最長壽者達126歲。
彭州有良好的教育優勢和傳統。境內有1所師範大學和332所中小學,每年向高校輸送新生2200余人。彭州培養了許多傑出人物:四川省省長張忠偉、成都CPPCC董事長羅隆森和成都市委副書記李登菊都來自彭州。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也來自彭州。他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曹文軒;蘭州大學地質學教授李吉均;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同樣來自彭州的還有: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羅京、中國最大民營企業希望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永行等等。
彭州市電信、輸電、輸氣、自來水、汙水等設施齊全,自來水供水能力可滿足50萬城市人口用水需求。彭州到成都的距離只有30分鐘。彭州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全國只有兩條窄軌鐵路。規劃中的成都至彭州高速公路和建設中的省級園林城市對房地產開發商產生了磁鐵般的影響。2000年,僅成都市統建辦就投資2.5億元在彭州建設了“牡丹園”,這是壹個高度智能化的小區。
行政區劃
彭州位於四川省會成都的西北部。
彭州市
510182
611930
市人民政府田鵬鎮金鵬東路8號
彭州市轄20個鎮(田鵬、龍鳳、敖平、九池、濛陽、新興、通濟、麗春、慈峰、桂花、均樂、三街、升平、紅巖、何誌、白鹿、龍門山、單晶、董曉宇、葛仙山)。
土特產
成都竹編工藝品“瓷胚竹編”,又稱“竹絲扣瓷”,是竹編工藝品的獨特品種。它由瓷器制成,由頭發般纖細的竹絲和絲綢般柔軟的竹條編織而成。
瓷胎竹編對竹絲的選擇非常嚴格。在四川生產的100多種竹子中,只有生長在鄧梅山區的慈竹被選中,而且它必須是“兩年生”的強壯竹子,節距超過66厘米,無劃痕。50公斤的慈竹經過反復挑選和加工,最終只得到400克成品竹絲。經細如絲,緯緊如發,粗細均勻,柔韌適中,對制作原料的技術要求極高。
瓷胎竹編工藝品的編織技藝要求高,難度大。所有工序,從提底、翻底、翻頂、鎖縫,都要求沒有竹線接頭,沒有撚線、重疊等技術錯誤,始終保持經緯線比例對稱,給人壹種統壹感。在圖案設計方面,瓷胎竹編已從簡單的花邊,俗稱“墻疊”,發展到復雜多變的幾何圖案、提花圖案、藏花圖案和山水花鳥等自然圖案。在編織技法上,竹編人除了保持傳統的細編之外,經過反復琢磨,創造了特細編、疏編、密編與密編相結合、從壹朵花的心開始、弧形鎖花,以及條紋花、格子花、鏈花、波浪、特殊花、穿孔花、貼花和漏花等十多種新技法。除了傳統的花瓶、咖啡具、茶具、飯碗等產品外,還有首飾盒、文具、筆筒、竹壓板等。
四川過去是古蜀國,“蜀”的意思是養蠶。生產彩色錦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西漢時期,各種顏色的蜀錦已在中原市場銷售。到了唐代,蜀鐵已經通過絲綢之路出口到西方國家,並通過海路出口到日本。蜀錦質地堅韌,色彩鮮艷。圖案和紋飾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結構嚴謹,古樸典雅,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蜀錦與南京雲錦、蘇州晉松和廣西壯錦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錦。成都蜀錦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就形成了重要產業。在漢代,官衙曾經設置了管理晉國的官員,因此被稱為“晉官城”“晉城”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有數百件織錦樣品。蜀錦是壹種純絲織物,質地柔軟,色澤美觀,結實耐用。
織錦風格包括:芳芳織錦、月華織錦、雨絲織錦、安徽織錦、樓花織錦、散花織錦等眾多工藝品種。此外,還有民族緞等織錦品種供少數民族制作服飾和宗教裝飾品。
2021年3月,彭州位列中國特色食品百強榜第41位。
根據各縣市發布的GDP數據,2020年四川省十強縣市榜單出爐,彭州市以507.37億元排名第三。
2021、1、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排名出爐,彭州排名第354位。
2021、1,彭州被列入2020年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1 1,四川省首批綠色出行城市名單出爐,彭州入圍。
2020年6月5438+2月,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公布四川省第五屆文明城市名單,彭州榜上有名。
5438 6月至2020年2月,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榜單出爐,彭州排名第99位。
2020年6月,165438+10月,2020年全國百強縣市名單公布,彭州榜上有名。
2020年9月,“2020年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名單公布,彭州榜上有名,排名12。
2019至12農業農村部推薦彭州市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19、10 6月,彭州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排名第52位。
2019農業農村部推薦彭州市為第二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18、10 6月,彭州入選2018中國西部百強縣市,排名17。
2065438+2006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彭州市“國家生態市、縣、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