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安徽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安徽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安徽合肥美食:

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是合肥的傳統名菜,色澤清爽,香氣濃郁,味美醇厚,回味無窮。

吳山是地名,這裏盛產大白鵝,所以其實吳山貢鵝原是指吳山的特產鵝,這裏產的鵝燒,鹵,燉,烤都可以,但其中以鹵鵝最好吃,所以壹般說到吳山貢鵝,就是專指的鹵鵝

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是徽菜十大經典名菜之壹,據傳李鴻章訪問美國時,在使館宴請賓客。因飯菜可口,連吃幾個小時,賓客仍未下席。此時,主菜已用完,廚師只得將做菜剩下的邊角料,混在壹起烹煮,湊成壹道菜。賓客嘗後連聲叫好,並問菜名,李鴻章答:“好吃多吃!”豈料“好吃多吃”與英語“雜燴”的發音相近,後來此菜便被命名為“李鴻章大雜燴”。

傳說是否真實已經不可考,但這道菜裏面的食材都很名貴,有海參,甲魚裙邊,蹄筋,魚丸等。海參是壹種名貴海產動物,因補益作用類似人參而得名。肉質軟嫩,營養豐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肥西母雞湯

肥西母雞湯是安徽的壹道名菜,從名字可以看出其源於肥西,在安徽合肥,古稱廬州,其下有肥東、肥西二縣。當地有方言,“從肥東到肥西,買了壹只老母雞。”

安徽宣城美食:

胡適壹品鍋

安徽省傳統名菜,屬於徽菜系,發源於安徽省績溪縣上莊。口味:鹹鮮微辣,鮮嫩可口。現在績溪壹品鍋已經成為徽菜的代表菜品。

績溪撻馃

績溪撻馃,是績溪當地民間的壹種普通面食,也被戲稱為中國的披薩餅。績溪撻馃入口芳香、硬軟適中,獨具地方特色。

因為餡料的不同還各具其味,幹菜、鮮菜都可以作為餡料包入其中,比較常見的有香椿、蘿蔔絲、黃豆粉。撻馃現在不再做為主食,而是作為績溪的壹種小吃、早點,除了傳統的餡料,還增加了腌菜、南瓜、韭菜等各種口味。

績溪炒粉絲

績溪炒粉絲是績溪當地傳統宴席“九碗六”“十碗八”的主菜之壹,所用粉絲是當地的紅薯粉絲。績溪出產的紅薯品質優良,澱粉含量高,口感甜,制成的粉絲晶瑩剔透、彈性十足。搭配當地的幹筍、豆幹和提鮮的韭菜,味道十足。在外經商的徽商就算吃再多的珍饈美味,念念不忘的還是自家飯桌上的這道徽州味道。

水陽臭幹

在宣城人心中,水陽幹子以其營養美味,深受宣城人民的喜愛;水陽幹子更是宣城人生活中壹道樂以為見、習以為常的桌上美食。在宣州區水陽鎮,水陽幹子已經成了當地的壹項重要產業。水陽幹子的生產歷史已經有數百年之久,在宣城以及周邊蕪湖等城市的菜市場裏只要提到幹子,大家的第壹反應都是水陽幹子。

安徽黃山美食:

徽州臭鱖魚

又稱桶鮮魚,腌鮮魚,是徽州地區壹道漢族傳統名菜,所謂腌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又醇,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鱖魚。制法獨特,食而得異香。

黃山毛豆腐

也叫黴豆腐,是壹種表面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的黴制品。主要做法是將豆腐切成塊狀,進行發酵的過程,使之長出寸許白毛,然後用油煎成兩面略焦,再紅燒。久居外地的徽州人,壹說到毛豆腐,就會激起濃濃的思鄉之情。

問政山筍

竹筍是徽菜中的壹味山珍,問政山筍在所有的筍味中最為鮮嫩,加上香腸、香菇等增香,則彌補了不足。將筍加火腿骨、鮮豬肉骨燒燜,中途加進香腸、香菇,筍經燒燜則入味透、質脆嫩,有香腸、香菇等混合芳香,是黃山春季時令菜。

徽州刀板香

徽州刀板香是徽菜的代表作之壹,也是徽州人待客的壹道主菜。它的主要食材是腌制的鹹肉,把鹹肉燜煮後撈出置於香樟木板上,多余的油脂被木板吸走,只保留肉的鹹鮮,再搭配新鮮的小野筍,吃起來肥而不膩,唇齒留香。

黃山雙石

是壹道以石雞和石耳為主材料的知名徽菜,全名是黃山石耳燉石雞,黃山石雞、石耳皆是山珍,山珍入饌是安徽菜的壹大特色。菜品清淡,開胃宜人,原汁鮮香濃郁,有滋補強身養顏之功效。是待客的上等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