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在困境中求發展。鄉鎮企業不景氣是制約我鄉經濟發展的瓶頸。2004年,鄉黨委、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在加快集體企業改制、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上做文章。壹是打破現有企業管理體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二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加快企業發展,充分開采石灰石、煤炭等資源,使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為增加財政收入奠定基礎。
2007年全鄉新引進項目15個,引進資金8000萬元,其中集安泰特種工業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億元;投資2000萬元、購置土地15畝的吉安金麥隆食品有限公司落戶縣工業園西區;投資100萬元的鑫隆工藝品公司租賃永和實業兩個廠房;艾米老鼠皮鞋、華淩服裝廠和廬陵馬駿鞋廠也在縣城投產。全鄉入駐企業10家,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就近消費生產資料和轉移勞動力。在招工方面,2007年我鄉共為園區企業輸送勞動力512人,多次協助園區企業招工,有效解決了600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2007年,全鄉有6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工作中始終堅持以村莊規劃為基礎,以產業富民為核心,以“五通壹氣”為重點,以“三清三改”為配套,高標準、嚴要求紮實推進新村建設,力度不減、投入不少、標準不降。全年拆除破墻土坯房15435平方米,改建房屋85棟,新建房屋52棟,在建房屋5棟。新增自來水入戶282戶,建成沼氣41臺,硬化村周邊道路、車道8.3公裏,新增綠化帶3.6公裏。結合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作,全鄉新增安置點5個,綜合配套設施整體跟進。年底,有87戶349人高興地搬到了新家。在“壹村壹品”和建立長效機制方面,這些新村也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就是要用產業化思路謀劃農業發展,提高農業比較效益,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增長方式轉變。2007年,該鄉榮獲全縣農業工作先進鄉鎮三等獎。大旱之年,全鄉糧食生產穩中有增,糧食種植面積超過265438萬畝,總產量達到65438萬噸。大力發展油料生產,配合全市“百裏金花走廊”建設,引導和發揮農民冬季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全鄉油菜種植面積800畝,創歷史新高。在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中,結合我家鄉的實際情況,形成了石聞肉雞、正邦豬、橫江葡萄、塔橋花卉、皂橋古阿古阿五大重點產業。2007年,依托石聞集團,全鄉新建養雞戶22家,新建雞舍34個,總面積1.7萬平方米。養雞的勢頭在我的家鄉已經全面鋪開。2007年,浙商建立的皂橋古阿古阿基地擴大到150畝,實現了產供銷壹條龍,年收入超過80萬元。吳方富前年種了32畝葡萄,2007年種了18畝,額外盈利8萬元。此外,位於皂橋灘邊和朱元李太平的兩個正邦集團的3000頭生豬養殖廠也在緊張籌備中。這種“公司+農戶”的新型產業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越來越多的信任,群眾參與積極性普遍提高。僅這壹項,全鎮人均收入就增加了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