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壹
吃住行遊娛購盡顯“南宋味”
中山路,是南宋都城的禦街。中山路南宋禦街國際旅遊綜合體開街後,將增加南宋美食、南宋風格的電瓶車、南宋旅遊紀念品,以及再現南宋京城勾欄瓦肆的繁華娛樂場景等內容,突出南宋題材,發展演藝業,引進南宋樂舞等大型演藝活動,讓市民、遊客感受南宋風情。
吃——南宋禦街吃的壹大亮點就是各式各樣的南宋面食與南宋傳統風味小吃。今後的南宋禦街將依托現有高銀巷美食街上的餐飲商家,以及新招商的光復路特色小吃街、南宋禦街上的餐飲企業,推出南宋系列餐飲,將壹些散落民間的南宋美食、南宋小吃搜集起來,在南宋禦街重新煥發生機。
住——擬建若幹建築外觀、內部裝修、擺設帶有濃厚南宋文化特色的體驗型旅店。以胡慶余堂為龍頭,設置中醫專科、按摩、推拿、藥膳、康復保健等系列服務。
行——從造型、色彩到材質,對小型公交車、電瓶車等交通工具進行優化設計,體現南宋元素,成為再現南宋的活載體、流動的活廣告和中山路的新標誌。
遊——挖掘南宋禦街國際旅遊綜合體中的南宋遺址符號,在公***藝術精品長廊上設立碑刻、雕塑、門牌、小品等介紹南宋時期的有關建築、故居、遺址、風情、故事等,增加遊客對南宋文化的感悟。
娛——南宋禦街開街後,將利用杭州宋城資源,將宋城的娛樂項目和宋城千古情引入南宋禦街,展示壹些宋朝傳統的表演技藝,如布袋偶、提線木偶、皮影戲、琴鑼書唱、大鼓書、古典魔術、神鞭、張家班頭頂上樓梯、飛斧等。
購——考慮以南宋禦街的建築、歷史人物等為創意模型,結合王星記扇子、絲綢、天堂傘、南宋官窯等杭州特色旅遊品來制作紀念品,如南宋禦街全景扇、南宋禦街建築模型、南宋風情絲綢女裝。
==================================================
範文二
當人們還沈浸在勝利河的美食街上時,從不甘於固守的杭州城內,卻又已興起了壹個又壹個的美食新去處。那些地方,那些店,或許妳已捷足先登,或者妳向往已久,又或者妳尚不知情,不過,它們,確實值得我們壹探究竟。
9月28日,南宋禦街中華美食夜市開張迎客了。
擠嗎?好嗎?還湊合麽?終於,糾結又糾結之後,義無反顧地出現在了久未到訪的這條曾經樸實無華,如今繁華喧鬧的南宋禦街上。
鼓樓,十五奎巷的南側,緊挨著中河路的那條老街,如今的標簽是南宋禦街中華美食夜市,密集分布著的各個風味小攤壹直從十五奎巷延展到萬松嶺口子,足有1400米。熱鬧、繁華是肯定的了。不僅如此,整齊劃壹的小攤可以讓人輕易地聯想起杭州吳山夜市盛景,十足是市井的味道。這樣的味道,亦與以鼓樓城墻相隔著的南宋禦街步行街既有著壹脈相承的老城氣質,又在風格上有著明顯的區別。“連坊燈火如晝明,十裏東風吹市聲。”無疑,在華貴時尚的西子湖畔,這是另壹種體驗城市肌理的方式:小吃、美食。
然而,這樣的街上,這樣的夜晚,要在上百家小吃攤位中找到最讓自己心動、行動,且又不後悔的美味小吃似乎並非易事。印度小吃、新疆烤羊、特色烤魚、泰順小吃、山西美食、臺灣小吃、土耳其燒烤……這樣壹臺集合了天下各種美食於壹街的小吃秀場,究竟,該從何處下手?
也許,只有在這個時候,妳會發現“杭兒風”其實是件多麽美妙的事,排著隊、擠不進去的倒篤菜烤餅最終證明,美味總在排隊中;這個時候,妳還可以運用下平時看各種肥皂劇積累的豐富美食知識,比如,那個偶像劇《轉角遇見愛》中不斷出現的阿婆的拿手絕活蚵仔煎,當“臺灣小吃蚵仔煎”這樣的招牌出現在眼前時,壹嘗為快的欲望立馬就能占據所有的思緒,掏錢下手;至於那些早就本著睹新、嘗異、食美的天生的淘客來說,這樣的美食堆裏,他們也總能通過色、香、味、料的辨別,在第壹時間辨別出自己的目標小吃,並通過與老板的精彩對話,將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異地美味小吃收入胃中,盡心盡興。
當然,這樣的時刻,其實我們也不應該忘記,這條美食街的口子上,還有周記飯莊、山邊小吃、皇飯兒廚工坊這些美食的美妙去處。印象中的周記飯莊,在杭州有三家分店,每壹天每壹晚,也總是在排隊,相比老頭兒油爆蝦,周記飯莊的油爆蝦有著另壹種風味的經典口味;而留戀山邊小吃的食客,亦總是對於這家店的菜肉餛飩念念不忘,即便是到了晚上十點的夜宵時間,趕到這裏吃上壹碗餛飩依然會是壹種極其幸福的人生體驗。皇飯兒廚工坊的乾隆魚頭經典依舊,當然,上來的那道檸檬蝦菜式略顯零亂,多少有點令人遺憾。
■美食街上的那些小吃
碗團
歸屬地:山西呂梁
可能妳從未聽說過碗團,但在山西,這卻是壹道名聲響亮的名牌小吃。碗團,基礎材料是蕎麥面,但據說要做成這樣壹道小吃,要經過三遍細磨過篩,才得到蕎麥面。在面粉上加入適量食鹽、姜粉,用涼水先和為硬面團,稍加冷水,使其盤“性”。“性”盤好後,再加上些許冷水使其稀釋,再用手朝同壹方向不時加水連續攪動,最後再放在碗裏上鍋蒸,冷後切成條狀或塊狀,加入蒜泥、辣椒、好醋等調料,配以姜末、香油,吃起來酸酸辣辣,很是誘人。
蚵仔煎
歸屬地:臺灣省
若不是大S演的《轉角遇見愛》,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蚵仔煎是什麽。但是,就算知道了蚵仔煎(閩南話為ǒu ā jī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這個名字,又有多少人真的吃過或是嘗過呢?南宋禦街上的這道蚵仔煎無疑大大滿足了人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據說,蚵仔煎是在壹種創意料理,是臺南安平地區壹帶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裏攪拌入蚵仔、蛋、蔥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關於它的起源,還有壹則有趣故事。西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占領臺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壹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壹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
秋梅倒篤菜餅
歸屬地:浙江
說起來,倒篤菜餅其實並不是稀奇的餅,它是以倒篤菜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風味小吃,融匯了倒篤菜特有的鮮味,以及烤餅的香味。因為各個地方的倒篤菜制法因材料搭配和工藝上的差別,在口味上的差別也較為明顯。秋梅倒篤菜餅在杭州的興起已有數年歷史,由秋梅食品極力推廣,目前在浙江省內的早餐市場上,擁有較多的粉絲級追隨食客。
西安涼皮
歸屬地:陜西
在西安,西安涼皮和羊肉泡饃、肉夾饃壹樣,受到人們的青睞。現在的西安涼皮以秦鎮大米涼皮最受歡迎,其歷史悠久,可上溯至秦代,為秦鎮壹帶百姓給朝廷的貢品。將陳年大米浸泡過夜,石磨成漿,沈澱,撇去上清,上籠蒸制,再加各種調料,即成秦鎮涼皮。秦始皇嘗過,綿軟爽滑,酸辣可口,大悅之下,遂免當年賦稅,並指定秦鎮涼皮此後為皇家貢品。
泰順土豆丸
歸屬地:溫州泰順
在溫州泰順,以土豆為原料制成的各種小吃,是當地小吃的壹大特色。南宋禦街的美食天地裏,我們現在能嘗到的便是那壹看就讓人有點想流口水欲望的泰順土豆丸,基礎的土豆丸是早就做好了的,老板在店裏邊炒邊賣,根據客人的口味再加上辣椒醬、蔥、香菜等佐料,下到口裏,丸子特有的韌勁、嚼勁、爽滑和土豆的香糯,融為壹體,很是享受。
=====================================================
範文三
禦街介紹:
每三年,皇帝都要進行壹次為期三天的祭天儀式。他沿著禦街到景靈宮吃齋祭祖,住壹晚後,再返回太廟(今鼓樓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場所)住壹晚,再到城外的郊壇祭天,再住壹晚後返回皇宮。據說,皇帝車隊走過時因為怕壓壞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並鋪上沙子。
當時的禦街對百姓來說也很重要,因為它兩旁集中了數萬家商鋪,臨安城壹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十裏”禦街可分三段:首段從萬松嶺到鼓樓,是臨安的政治中心,靠近皇宮、朝廷中樞機關,皇親國戚、文武百官集中,消費與購買力最強,因此,這裏的店鋪大多經營金銀珍寶等高檔奢侈品;第二段從鼓樓到眾安橋,以羊壩頭,官巷口為中心,是當時的商業中心,經營日常生活用品,據《夢梁錄》載,這裏名店、老店雲集,有名可查的多達120多家;最後壹段從眾安橋至武林路、鳳起路口結束,形成了商貿與文化娛樂相結合的街段,這裏有都城最大的娛樂中心——北瓦,日夜表演雜劇、傀儡戲、雜技、影戲、說書等多種戲藝,每天有數千市民在這裏遊樂休閑。
中山路有13處文物建築,其中鳳凰寺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錢塘第壹井、浙江興業銀行舊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余10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可用於歷史文化展陳:於謙故居(祠堂巷42號)、錢塘第壹井(大井巷22號)、浙江實業銀行舊址(中山中路193號);
可延續現有使用功能:張同泰藥店(中山北路99號)、浙江興業銀行舊址(中山中路261號)、天主教堂(中山北路415號)、葉種德堂(中山中路47-49號)、方回春堂(河坊街117號)、鹽業銀行舊址(中山中路271號)、鳳凰寺(中山中路227號);
置換新使用功能:“四拐角”近代建築(中山中路79號、70號、77號、62-22號等)、萬元綢莊舊址(中山中路208號)、浙江地方銀行舊址(中山中路90號)。
中山路上集聚了清末以來的各種中西建築,最出名的景觀也正是這些老房子。
這次景觀設計中,把歷史建築放到了重要位置,按照“應保盡保”原則,66處市井坊巷,將重點突出坊巷特色,勾起傳統回憶;近現代建築,采取舍卒保帥方式,實現利益最大化;新建建築,則將體現時代風格和大師印記,豐富整個中山路建築類型。
這壹方面,王國平也提出了具體要求,“中山路還應該是博物館壹條街,不但要有專業博物館,還要利用現有的商店、旅館、咖啡館,成為展示民間文化的博物館。
“同時,還要借助中國美院的力量,讓中山路成為露天藝術博物館,少壹些擦皮鞋的小販,多壹些街頭藝術家。”
墻面色彩以黑白灰為主色系,同時用現代明快的色彩輔助。傳統建築中的門窗采用實木門窗,恢復傳統樣式。底層商鋪采用排門形式,結合店招,形成連貫統壹的底層沿街面。
現代建築門窗采用金屬材質,但必須是亞光的,並選擇黑色、深灰色或深栗色,與建築整體材料和顏色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