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了解壹下武漢與黃岡的位置關系,先看看下面壹張圖:
武漢與黃岡同處於長江岸邊,桐柏山與大別山腳下,江漢平原東緣處。武漢恰好位於漢水與長江的匯處,並把武漢分割三個鎮:漢口、漢陽、武昌。黃岡位於武漢東100多公裏的長江北岸,車程壹個小時左右。
從自然環境優劣來看,武漢與黃岡處於山前沖積平原地帶上,地勢低平,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成了這塊肥沃的土地,特別適合農耕生產,人口在這裏集聚,密度較大,武漢人口1400多萬,黃岡人口約700多萬。
近些年來,兩座城市發展都很快,武漢對沿江進行了改造,把江灘充分利用起來,建起壹座座江灘公園,成為了人民休閑,舉辦文化活動, 旅遊 觀光的去處。那麽與武漢咫尺之遙的黃岡能建江灘公園嗎?與武漢的江灘有什麽區別呢?
江灘,河流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岸,武漢、黃岡都在長江岸邊,地質構造來說也沒有什麽區別,黃岡在武漢下遊,僅從長江的影響,江灘形成來看,長江也不會厚引彼比,給武漢帶來的泥沙多,黃岡少,形成的江灘也不會有多大差別。
但綜合比較,武漢有漢水交匯,擴大的泥沙來源。另外兩條河流交匯,河水流速要變慢,泥沙就要開始沈積,那麽形成的江灘,武漢資源要豐富壹些,事實上也是如此,漢口、漢陽、武昌都能形成江灘,陸續得到開發利用。而黃岡周邊的舉水、巴水、浠水帶來泥沙畢竟不能與漢水相比,面積較小。既然江灘是河水帶來的,武漢與黃岡江灘還是有區別的,只是存在著數量多少,面積大小的區別。
說到時這裏,黃岡的朋友可能要說,我們家門前的壹塊江灘怎麽也沒開發呢?這可是這個問答的焦點。
地理學上講的區位優勢是指壹個地區位置,與周邊事物的空間聯系,包括:政治、經濟發展、交通、人口分布、城市吸引等。
武漢從2001年起,漢口長江江灘開始蘇醒,僅僅幾年時間,壹座芳草萋萋,綠樹成蔭,集休閑 娛樂 防洪於壹體的大型江灘公園出現在世人面前,成了武漢 旅遊 新名片,隨後漢江江灘,青山江灘,武昌江灘相繼開建。它依賴於什麽,政治因素起了很多作用。
武漢是湖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政策的傾斜,資金的流向與黃岡相比不是在壹重量級上,江灘的開發得需要地方政府砸錢,國家因為河流的治理也會有相當壹大部分資金支持。其次,武漢的交通位置是有目***睹的,江灘改造好,外商投資也跟進來,會形成良好生態效益與與 社會 效益。富土康、長江存儲等這麽優秀的企業不是被吸收來了嗎。
黃岡也是 歷史 文化名城,但GDP產值與武漢就不能PK了,經濟受限,盡管也有與武漢同樣的江灘,還沒有開發利用,不要急,這麽好的資源總會開發的,與武漢壹樣成為沿江美景之壹。
如果我們放眼全局,長江中下遊兩岸,未來會成為我們國家經濟 發達 地帶、文化長廊,畢竟這裏的區位優勢這麽好,內河運輸,公路、鐵路、航空、水資源都有優勢。如果我們開發華北平原成為可能嗎?水資源壹個要素就會卡住脖子,而長江卻有非常好的條件,武漢只是長江兩岸規劃的壹個縮影,未來規劃的不僅僅是黃岡、鄂州,長江中下遊沿岸有二十多座城市,江灘都會得到陸續開發,黃岡江灘只是遲早的事。
還有就是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 修建,武漢這壹帶防洪標準達到了千年壹遇,為此江灘資源開發才有底氣,如果不建三峽,誰會把大筆大筆錢砸到河裏,什麽時候打水漂?會如履薄冰。也許三峽水庫給中下遊帶來有很多機會,未來會有壹個個迷底揭開。
我還是今年十月份才去過武漢,
在漢口火車站下車,
在壹家小客棧住了二天,
然後搭地鐵到武漢天河機場飛回北海的。
我的這張頭像就是在漢口江灘照的。
橫過長江母親之河,令我興奮無比。
我看到長江大橋,長江二橋,十分震憾。
我還沒有去過黃岡,但是我有壹位同學就是黃岡的。我還有壹位老師是黃州的。
我希望有機會去
看看黃洲,
看看赤壁。
看看黃州江灘公園。
武漢,加油!
黃州,加油!
度過疫情,必勝!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長江作為中國第壹長河綿延6300公裏,途徑11個省市,沿途重要的城市有上海、南京、蕪湖、宜昌、武漢、重慶等。我家就在南京長江大橋附近(附照片)也有幸去過壹些長江沿途的城市。
因為長江畢竟是天險,受制於交通,多數城市都是沿江發展,城區和江邊隔著點距離。武漢和重慶兩座城市是擁江發展的代表,南京也慢慢開始擁江發展。現在南京城區兩條過江隧道、兩條過江地鐵、壹座大橋,目前還有幾條在建過江通道。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過江通道建設,城市會把長江作為城市的名牌,會沿著著長江兩岸發展城市,而不是受制於長江天險。相信黃岡的江灘也會陸續開發成為濱江公園,希望黃岡早日把江灘打造成黃岡靚麗的風景線。(附廣州珠江兩岸花團錦簇的照片)
武漢加油!!
建江灘公園不是說建就建的,首先要有經濟實力。壹,江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大量的建築材料,遊玩設施,名貴的花草樹木;二,有壹群管理江灘的工作人員,有綠化管理人員,有江灘清洗車輛,有幾十人的保安人員,還有幾十人的保潔工……這都是需要錢來維持的,不然,要不了幾天江灘就成了垃圾灘,沒有人再去遊玩了。
黃岡的江灘帶有鄉土氣息按地氣散發出泥土的芬芳,武漢的江灘明顯現代化些,亭臺舞榭缺少黃岡那種原始氣息。黃岡是個經濟欠發達城市,沒有必要建江灘公園。
您是說的武漢漢口的那個江灘公園嘛?
我是武漢的在讀大學生,漢口的江灘公園是我平日裏最喜歡去的地方之壹。
基本上每年開春返校我都會抽壹個周末時間去漢口江灘,順便去去歸元寺數個羅漢。
漢口江灘公園位於兩江交互處(長江,漢水) 武漢三鎮的交接點。現在長江的運輸業沒有原來那麽發達了,所以江面上除了幾艘觀光船也沒什麽了。所以其實江灘是壹個非常安靜的地方。
我壹般到那裏的時候都是下午,我會在那兒靜靜的坐著,等著天漸漸暗下來,聽著浪拍打親水平臺石臺階的聲音,回顧回顧過去,憧憬憧憬未來。
隨著太陽的日漸低沈,望著從沿江步道前走過的老人,有的獨自杵著拐杖蹣跚著走過,有的相互依偎著走過,也有的背著卡通書包手腳不那麽利索的跟著孩子走過……
——————————————
好,扯遠了。
江灘公園的建設屬於市政工程,需要政府出資建設。
武漢江灘公園建設的好處:
1.武漢沿江地區居民眾多,建設江灘公園為惠民工程,便於居民散步跳廣場舞,利用率高。
2.武昌那側有重點 旅遊 景區——黃鶴樓(5A) ,漢口側有晴川閣(4A)。 外地遊人較多,提升武漢整體形象,故適合建設江灘。
3.武漢市有較多的企業,經濟水平較好,政府稅收總額較周邊城市多,有足夠的資金建設這麽長的沿江步道和美麗的江灘公園。
4.該處原來就是多個碼頭和水上加油站,故岸邊原來就有配套道路,改造起來易如反掌。
5.在漢口江灘公園處可以隔岸遙望武漢的高樓大廈,風景相對來說比較好。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3.武漢政府資金充足。武漢不止有漢口江灘公園及沿江步道,在武昌還有東湖綠道以及武漢森林公園等惠民場所。
黃岡等地只有大力發展經濟之後,經濟水平達到壹定高度,才可以談談建設江灘公園的事宜。
[附圖為江灘公園拍攝的武漢華燈初放的夜景*3; 武漢街拍;武漢的口號展板;以及市政建設時間軸]
希望武漢這次可以挺住,更美好的明天等著我們!武漢!每天不壹樣!加油!
黃岡江灘和武漢江灘差別大了,不能比較的,武漢江灘是兩江四岸,包括漢口江灘,青山江灘,武昌江灘,江夏江灘,漢陽江灘,光壹個漢口江灘就7公裏!而且武漢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且武漢三鎮是同步發展。
黃岡江灘講的主要是黃州那壹段,但黃州城區只有30萬人口,而且對面是鄂州,並不壹定能協同發展,經濟狀況也比較差。並且黃州的地勢比較低,防洪壓力比較大。更多的可能要考慮到防洪功能,而不是簡單的觀光狀態。
黃岡想建,可惜沒有人民幣。
沒啥大的區別,只是武漢作為省會更加繁華,所以開發得也更多,黃岡也有濱江公園,當然也可以不斷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