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瀝林碌鵝節幾號舉辦

瀝林碌鵝節幾號舉辦

燜鵝是東江流域壹帶的傳統菜式,但在惠州境內,瀝林燜鵝堪稱佼佼者,當地客人稱之為“瀝林碌鵝”。隨著瀝林鎮連續舉辦四屆鵝文化節,“瀝林碌鵝”享譽珠三角,食客如雲。

無鵝不成宴

瀝林的村莊周圍都有魚塘,附近有大片濕地,早在明朝,瀝林人便開始養鵝,當地人有壹種說法是“無鵝不成宴”。喜歡鵝的瀝林人,甚至用鵝來命名村莊,如鵝室村、鵝公嘴村等。

在瀝林,鵝肉的做法有燜鵝(碌鵝)、鹵鵝、燒鵝、白切鵝、蒸鵝、腌鹹鵝等做法,挑鵝很有講究,鵝長到100~120天、體重八九斤為佳,肉不肥膩也不會太瘦。

要做出美味碌鵝,什麽最重要?瀝林鎮泮瀝村農香飯店廚師溫偉輝介紹,除了新鮮鵝肉,把握配料和火候是最重要的。做碌鵝的配料每家都差不多,但是鹵水汁和香料酒不同,味道就會有差別。

溫偉輝還展示了 “瀝林碌鵝”的制作過程:首先把宰好的鵝用醬油抹遍全身,然後把鵝放進油鍋用小火煎,直至鵝身變成金黃色;接著,把煎好的鵝盛起來,把配料放進鍋裏,再放鵝下鍋,加水用大火燜,燜20分鐘後,改為小火;約壹個小時後,水燒幹了,金黃色的鵝變成深紅色,把鵝撈起盛到盤裏,把鍋裏剩下的配料汁淋遍鵝的全身,壹道美味的“瀝林碌鵝”便新鮮出爐了。

碌鵝成招牌菜

如今,“瀝林碌鵝”成了瀝林鎮當地餐廳的壹道招牌菜。去年12月30日中午時分,“惠州邊界行”采訪組在農香飯店看到,來自東莞、惠州、深圳的顧客坐滿飯店大廳,面對壹盤盤碌鵝大快朵頤。

記者也品嘗了幾塊碌鵝,鵝肉肥而不膩,醬料味道和鮮鵝肉味絲絲入扣,讓人滿嘴飄香,不忍停筷。

該飯店從3年前開始經營,店主人、瀝林人溫國良介紹,“瀝林碌鵝”是顧客的必點菜。在去年11月第四屆瀝林鵝文化節上,溫國良和搭檔溫偉輝所做的“瀝林碌鵝”,在30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第壹名。獲獎後,溫國良的飯店生意比以前更旺。

從事廚師行業10多年的溫偉輝說,瀝林人有養鵝的傳統,在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碌鵝,屬傳統客家菜式。大約在10年前,壹些飯店經營者將“瀝林碌鵝”作為招牌菜式,因其風味獨特,壹開始便受到歡迎。

菜式遠近聞名

瀝林鎮現代農業發達,除了盛產鵝,還出產荔枝、蔬菜,其中,紅頭蔥被評為“惠州市特色產品”。依賴自然稟賦,瀝林飲食倡導綠色、健康理念,以本地特產為原材料,突出農家菜特色,主要美食有瀝林鵝、燜大頭魚、沙鍋雞、黃燜豬肉等,各項菜式遠近聞名。

這些年,烹鵝美食大賽成為瀝林鎮的美食文化品牌。2008年起,瀝林鎮已經連續舉行了四屆鵝文化節,使得瀝林鵝的知名度隨之飆升。如今,東莞、深圳、廣州等珠三角城市的食客,常常駕車前來瀝林品嘗“瀝林碌鵝”和其他農家菜。

溫國良說,以前他的飯店每天最多賣十幾只鵝,參加鵝文化節後,他的飯店每天能賣出二三十只鵝,每只鵝的價格也提升了幾十元。

謝謝,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