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到九月,就來到了 時尚 界壹年當中最繁忙的日子。
雖說時裝周期間陸續趕來“刷臉”的明星們不在少數,“熟面孔”們坐在秀場下也時常會打上幾聲招呼。更厲害的秀,還會讓明星取代模特,直接走上天橋。
比如磅礴最近參加的壹場時裝秀中,就看到臺上走秀的,竟然是寶藏天團的成員——辰亦儒(Calvin Chen)!
步伐穩健的他踩點很準,速度也不慢,在我還沒來得及擡手的時候,就如壹陣風壹般“呼嘯而過”。
(我覺得他還是看到我了嘻嘻。)
辰亦儒壓軸上場的大秀,來自 HAZZYS 的 2020春夏系列,他們請來了設計師王海震,壹起在倫敦這座城市打造了壹片相當地道的英倫世界。
仔細辨認了壹下,發現其實前來捧場的明星嘉賓並不少——
我不僅在人群中看到了英國時裝協會BFC CEO Carolin。
轉身又發現,站在另壹邊正對著鏡頭拍照打卡的,是唐禹哲。
當模特們從後臺魚貫而出的時候,能發現這場大秀處處充滿了英倫元素。
多種形態的風衣單品隨著模特們的腳步搖曳而過。
格紋元素與各色帽飾、短襪牛津鞋等單品的出場率也很高。
為什麽 HAZZYS 會對“倫敦”這壹城市如此癡迷?
查壹下就可以發現,HAZZYS這個品牌本身,就起源於“英倫”。
HAZZYS這個名字,源於 1928 年成立的英國劍橋大學賽艇俱樂部,其標誌性的“獵犬” Logo 圖案也取自於英國皇家獵犬。
這壹次的2020春夏系列大片,就請來了獵犬“本尊”出鏡,加強了“回到倫敦”的主題氛圍。
粗略地縱觀他們家以往的幾季時裝設計,不管是風衣、格子襯衫、Polo衫,還是鞋履與帽飾等單品,都能看到些許不張揚又沈穩的英倫格調。
基於自身的起源背景,HAZZYS這場時裝秀,看起來更像是他們自身在倫敦開展的壹次“尋根之旅”。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秀上有哪些充滿經典英倫韻味的元素。
光是非常適合倫敦霧靄沈沈氣候的風衣單品,就出現了或寬松或修身的剪裁。
這些隨著模特腳步搖曳的風衣單品,還帶有不少疑似“鬥篷”壹般的設計。
“鬥篷”狀設計不僅起到了二次防風保暖的作用,更為了防止雨水順著衣料弧度而滲透。
帶有“鬥篷”的風衣外套,在英倫服裝 歷史 中很常見,1903年的插畫作品中就有了可拆卸的鬥篷外套設計。
《神探夏洛克》的復古特輯中,“夏洛克”也穿過類似的外套。
回到秀場上,設計師將“鬥篷”的裝置改得更為精巧,輪廓線條也隨之變得更加挺括,翹起惹人憐愛的弧度。
這樣的細節不僅保留了“鬥篷”原本的功能性,視覺效果上更像是被註入了活力,看起來更為年輕化了。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模特們長至腳踝的風衣裙造型,方扣腰封的設計從視覺效果上就美化了頭身比。
線條簡潔的長裙與領口工整的線條使人不由得想起了著名油畫《大碗星期天的下午》中的女性形象。
規整簡潔,線條偏向硬朗英氣的外套線條並不是男士們的專屬,在以維多利亞時代作為背景的影視作品,《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走向戶外的女士們也穿著類似的風衣外套。
設計師去除了那些富有時代感的誇張輪廓,保留了那些英氣挺括的線條,以自然柔和的剪裁向我們展現了當代英倫時裝的格調。
在很多套造型中,我們都能發現壹些“領巾”細節的存在感很強。
它們不僅為秀場打來了些許“學院風”的氣息,也為這些look提煉了不少年輕活力。
“領巾”在傳統英倫服飾中並不少見,甚至會根據不同種類場合的穿著,演化出多姿多彩的形態。
許多經典英國影視作品中,也能夠找到各色各樣“領巾”的蹤跡。
Polo衫也是 HAZZYS 這場倫敦之旅中不可缺少的“記憶點。”
在英倫風情時裝中,Polo衫有著相當重要的 時尚 地位。
它不僅風靡 70 年代的英國,著名樂隊如“The Who”及音樂人 Paul Weller 都是 Polo 衫的狂熱愛好者。
甚至到了 90 年代,Polo衫在英國樂壇仍然有著如同常青樹壹般的地位。
因此,在 HAZZYS 的英倫“名單”裏,必然會有那麽幾件舒適復古的 Polo 衫。
除了 Polo 衫之外,格紋元素也是這場大秀中頗具辨識度的“英倫風情”。
其實對於英國貴族階層來說,“格紋”就如同“龍袍規格”,是壹種相當嚴謹的裝飾,甚至想要使用某些特定格紋,還必須通過女王審批。
雖說有著這壹層“規制”存在,但“格紋”仍然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人們眼中最“英倫”的時裝元素。
規整的襯衫中短褲與筒襪皮鞋的搭配也很熟悉。
這樣的搭配英國傳統老派貴族做法中很常見,從威廉王子的童年時期到如今的喬治、安德魯小王子,都有過不少類似的裝扮。
很顯然,HAZZYS把自家的 2020 春夏秀場,打造得更像是壹位闊別倫敦已久後的旅人,逐漸在這座城市中尋找自己熟悉的flashback。
HAZZYS並非僅僅停留在“回憶”層面,而是請來了知名設計師王海震,以 HAZZYS × HAIZHENWANG 聯名系列的形式,將“回到倫敦”的主題推向了新的高度。
為什麽會請王海震呢?
因為對於倫敦這座城市,設計師王海震本人也是壹張“熟面孔”。
本科畢業於倫敦時裝學院、碩士畢業於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王海震在英國呆了很多年。
在以特立獨行著稱的倫敦 時尚 圈浸潤多年的他,不僅在倫敦諾丁山創立個人品牌HAIZHENWANG,2012年更是在倫敦 Fashion Fringe 大賽角逐中,順利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設計師。
他的個人首秀,也是在獲獎的同年倫敦時裝周上完成。
倫敦人也很愛王海震,Burberry的前任設計總監 Christopher Bailey 就非常欣賞他,甚至曾經為了見壹見王海震,而專門跑來上海看他辦秀。
也就是說,設計師王海震和 HAZZYS 壹樣,都對於倫敦這個城市有著緊密而意義深遠的聯系。
也正是這兩位倫敦“旅客”的互相合作,使得這場“故地重遊”顯得更為深刻了起來。
雖說 HAZZYS 的 2020 春夏秀場是開啟了對於倫敦的回溯與追尋,但設計師王海震則在這場追逐經典的服裝語言中,融入了更多現代化的影子。
眾所周知,王海震對於時裝的解構再組,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枕——
他曾在采訪中表達過自己對於“結構”的執著:“我對結構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就打亂重新組合的壹個過程,所以其實就和在蓋房子壹樣的,我只是在人體的這個構架上去蓋這個房子,其實蓋壹棟樓或商業樓或者住宅樓,都是在做空間與人的關系,衣服也是。”
就拿最經典的風衣設計來舉例,設計師在傳統的風衣輪廓中融入了拼接元素。
設計師不僅僅是在視覺上營造出壹種“深色”與“淺色”交融的空間交錯感。
更是把時裝面料進行拆分,又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把它們結合到了壹起。
即便是襯衫,也能通過解構重組,描繪出更為時髦年輕的姿態。
風衣輪廓與柔軟無形的尼龍面料下擺相結合後,在形成了奇異的光影。
除了直觀的色彩拼接之外,外套的“錯位感”更為顯著,設計師將經典的西裝結構精心分解後,又將其縮放成為大小不壹的部件,重新勾勒出不對稱的輪廓線。
線條硬挺的前襟設計不僅為整套襯衫增添了幾分戲劇效果,也中和了整體過於飄逸的形態所帶來的柔美感。
深淺不壹的藍色仍然留存了英倫文化中內斂沈靜的壹面,但同樣也勾勒出了改良重塑後的年輕與活力。
想必妳們也能發現,這場 HAZZYS 與 HAIZHENWANG 的“聯袂出演”,並非只是簡單地將那些經典英倫元素進行又壹次的創作。
若是將其格局放大後就會發現,不論是那些古早味濃郁的風衣與鬥篷,還是英國老派貴族作風中最為常見的“短褲筒襪”搭配法則—— HAZZYS在自家秀場中,以不斷重現經典英倫元素的形式,向大家暗示了 時尚 從不間斷的“輪回性”。
他們深入挖掘倫敦的特性,並用布料記錄下了這個城市的迷人魅力。
倫敦不光悉心留存了 歷史 遺留下來的痕跡,更是在此基礎上順應著時代的腳步,不斷地進行自我改良與重塑。
它更有著非常復雜的氣質,在它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古典文化優雅內斂與現代潮流摩登朝氣相互糅雜而成的模樣。
HAZZYS也是如此,他們壹面不斷地追尋曾經最為濃郁的英倫味道,壹面又以原本舊時英倫文化中保守、高雅的生活風尚為基礎,重新註入率真自在、諧趣又不失奢華紳雅的年輕化摩登元素。
對於 HAZZYS 來說,這壹趟回溯並非是重歸舊時靈感發源地的懷抱,而是以“輪回”為起點,重新開辟出壹條繼續前行的道路。
本期文字助理:Yvette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 吉良先生 」 微信 公眾賬號 ,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 時尚 界 、 美容圈 、 科技 業 ,以及 旅行 、 美食 等相關生活領域裏的有趣內容。基本是壹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臺,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
如果這樣的賬號妳感興趣,那麽請 置頂 或 星標 我們的賬號。?
這裏有壹群忙著寫寫寫、樂於買買買、善於發掘生活中各種有趣而又美好之物的編輯們,來為妳出謀劃策、與妳種草拔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