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鐘靈毓秀,人傑地靈?“常熟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所以得名常熟,這片土地就如它的名字壹般,而且收獲的不僅是高積成山的糧食,更是吳文化,江南水鄉之美。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壹。方塔園位於常熟最熱鬧的商業街方塔街以北80米處,是在宋代崇教興福寺廢址上新建的仿古園林,風格同蘇州園林。古寺雖已毀,但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方塔依然存在。方塔據說為改善常熟的風水而建,全名“崇教興福寺塔”,歷代屢次修葺,是常熟的地標之壹,方塔園也因該塔得名。
虞山尚湖風景區遠端華東線遊客接待量增長幅度明顯,較2014年相比翻了近三倍。截至目前,虞山尚湖風景區已接待4次大型的西北、西南專列旅遊團,***計4000余人次;50余航次,***100余批來自武漢、重慶等地的大型長江郵輪包船團,***計近萬人次。
據悉,虞山尚湖風景區已接待的華東團包括以“江南小廚師”蒸菜DIY為主的親子團、釣尚湖大閘蟹為主的常規華東團、坐竹筏探秘“江南亞馬遜”為主的夕陽紅老年團等多個團型,以特色的項目體驗、人性化的優質服務,在遊客中取得良好的反響。下階段,還將會有多批火車專列旅遊團和長江郵輪包船團陸續抵達虞山尚湖風景區。
拂水山莊位於尚湖風景區內,荷香洲的南側,是明末清初文人錢謙益和秦淮八艷之壹柳如是的居所,錢謙益結識柳如是時已近60歲,而柳如是才20歲出頭,兩人“白發紅顏”的愛情是千古佳話。其實原來的拂水山莊並不在尚湖,而在虞山腳下,錢謙益死後葬在拂水山莊壹側,柳如是死後葬在山莊的秋水閣庭院裏,只是原來的拂水山莊已不復存在,現在虞山腳下空余錢謙益墓和柳如是墓。沙家浜蘆葦蕩風景區位於江蘇常熟陽澄湖畔,景區占地6000多畝,擁有獨特的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資源,已形成了革命傳統教育區、紅石民俗文化村、國防教育園、蘆葦水陸迷宮、橫涇老街影視基地、沙家浜濕地公園、橫涇劇場、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
常熟尚湖的牡丹園大概是對戲曲最好的還原。園子裏是昆曲儒雅軟糯的念白和唱腔,平平仄仄之間,兒時的記憶被喚醒,杜麗娘和柳夢梅仿佛在人們口耳相傳的記憶裏壹直相愛。若不是趕上這牡丹花會,我怕是也無法體會牡丹花下死的風流。我想成為青衫臨風把酒吟詩的公子,賦壹篇淋漓盡致的贊歌。拂水山莊裏,蘇州評彈娓娓動聽,虞山古琴曼妙悠揚。這不是壹個只有愛情的地方。尚湖尚湖,那是姜太公姜尚垂釣之地,亦是明黃公望散發弄舟之所。封神榜為尚湖添上神話的色彩,而以黃公望為首的虞山畫派則讓這個地方清透淡泊了許多。
常熟市文化館每年都要編印新春燈謎。寄發各鄉鎮文化站以豐富節日活動。1995年,文化館舉辦元宵燈謎擂臺賽,盛況空前。東方電視臺前來攝錄並作了報道。文化館主辦的《小荷》報與徐市中學聯辦學生謎賽,每年壹屆,至今已辦了八屆。目前,市文化館燈謎隊每月5日晚上開展創制研究活動,不斷推出新作。關於叫花雞,有壹個有趣的民間傳說。說是在明末崇禎年間的玉米之鄉常熟,有壹個叫花子弄到了壹只雞,想吃,卻沒有鍋爐瓢盆和調料,可肚子餓得呱呱叫,於是,急中生智,把雞開了膛,挖去五臟,外面裹了壹層黃泥,生了火煨烤,煨了好久好久,把包泥壹打開,不僅雞毛連泥壹起脫落得清清爽爽,而且香味特濃,饞得叫花子捧住熱氣騰騰的雞,壹下子啃了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