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扣三絲
扣三絲是上海本幫菜的代表菜肴之壹,具有鮮鹹的口感,擺放整齊,是很多強迫癥患者喜愛的菜。扣三絲的主料是雞胸肉、火腿、冬筍和幹香菇。將雞胸肉上鍋蒸熟,去掉白色經絡,切成長5厘米左右的細絲。
火腿隔水蒸熟,先切片再切成絲。冬筍下水焯熟,切片後切成細絲。取幹凈的茶碗,幹香菇泡發後去掉蒂,倒放在碗裏,在碗的四周均勻分成三等份,分別放上雞胸肉、火腿和冬筍。
中間空的地方添上多余的火腿和雞胸肉。將茶碗蒸熟,倒扣在盆中,去掉扣碗,將準備好的湯汁放入盆中,加入幾顆青菜。扣三絲最講究的地方是要將三種食材的長短、薄厚切的壹致,是很考慮刀工的壹道菜。
2、松鼠鱖魚
松鼠鱖魚也是江蘇的傳統菜,從外形上看就知道很考驗刀工。將鱖魚處理幹凈後,剔除肉刺。在魚肉上沖兩個不同的方向切,深度剛好到魚皮的位置,魚皮不能破。
每塊刀紋呈現菱形。裹上面粉後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在炸的過程中將魚尾翹起,很像松鼠的形狀,松鼠鱖魚由此而得名。標準的松鼠鱖魚上要有108個刀紋.
3、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是江蘇的傳統菜,豆腐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很容易碎掉的,麻婆豆腐也是切成的豆腐塊。文思豆腐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煮豆腐塊,而是要將豆腐切成如頭發絲壹樣細,沒有三五年經驗的廚師可做不到。
先將豆腐的老皮去掉,豎著將豆腐切的和紙張壹樣薄,切完後利用刀將豆腐放到,呈現出階梯狀,再將豆腐切成細絲。壹塊豆腐通常要豎著切188刀,橫切至少要88刀。將切好的豆腐放入水中後,根根分明,薄厚均勻,更有甚者能從繡花針中間穿過去。
廚師考驗的不僅是廚藝還有刀工
說起廚藝很多人都會想到廚師,廚師經過專業的訓練後,對於各種菜的做法很精通。除了菜的味道外,刀工也是檢驗廚師功力的基本。壹個好的廚師,炒出來的菜不僅要味道鮮美,賣相也要好。
在中國的傳統八大菜系裏,有不少菜肴是考驗廚師刀工的,比如剔骨、切薄片、雕花,對廚師的能力要求很高。我們也經常在網上看到廚師們將食材玩出各種花樣。這3道考驗刀工的中國菜,外國廚師想吃卻不會做,中國廚師卻覺得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