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千戶候良率吏民英勇抗擊並大敗倭寇,故改稱捷勝,當時的捷勝是明朝海防重地,因為當時的戰亂,來自北方的駐軍和遷居至此的福建、江西、潮州等地的先民,各自帶來了各自的文化。因而這裏糅雜了來自中原、閩南等地的文化,同時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商業往來也十分活躍更是人才輩出。
歷經數百年的 歷史 文化積澱和傳承,讓這座古鎮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可圈可點的名勝古跡、人文 歷史 、民間藝術、神話傳說等等。來到這裏妳可以悉數往日舊址的繁華,妳可以細細品味 歷史 的悠長。同時,這裏的 旅遊 資源也十分豐富,有沙坑文化遺址、城隍爺、得道庵、龜齡島、白石庵、石狗湖等等。
捷勝鎮海岸第壹山的山腰的名寺廟得道庵又名雲山,整寺的面積達到了600平方米,距離鎮中心僅僅只有0.5公裏。此地素有“近海聽濤聲奏梵音,遠觀海天***壹色”的優雅意境。因其雄居粵東海岸,故有“海岸第壹山” 之稱,為捷勝古城八大景之首,該庵至今已有350多年的 歷史 。
相傳是因為在明崇禎年間,捷勝朱氏惠玲姑娘壹生不嫁,在曲徑幽靜的雲山護國鎮海山巖中,供奉道教仙祖元始天尊。她在洞中長年燃啟神燈,虔誠修煉仙道。期間有獨行僧人雲遊至此,見此地幽雅清靜,是修禪得道的好地方,遂經乞緣,同惠玲朱姑搭建宮寺,供祀佛家祖師如來釋迦與道教仙祖元始天尊。
經過幾代禪僧和朱姑的艱辛努力,建造了雲山寺。不久,惠玲仙姑勤奮修煉而得道成仙。信眾為尊紀開山祖師朱氏惠玲,以佛道之謂,稱號釋惠玲仙姑,雲山寺遂改名得道庵,寓意朱姑得道的地方。而朱姑是女性,改寺為庵。因此,得道庵就從這而來。得道庵以環境優美,人文景觀眾多而聞名。眾人絡繹不絕,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題字作詩,成了這裏壹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