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我想知道高淳農家稱做地泥菜具體是什麽菜

我想知道高淳農家稱做地泥菜具體是什麽菜

農家菜肴古風猶存。“笑看曹營千頭豬,不敵東吳壹根菜。”說的是三國時期就已有了“高淳蒜香菜”,這道菜高淳方言區的家庭主婦人人會做,但其它地區就鮮有同樣的吃法。選用當地壹種“馬兒大青菜”的嫩心,晾、斜切、再晾、揉、腌、搗等十數道工序,特別是腌制過程中放入大量的蒜子,這樣不但吃起來有壹股濃濃的蒜香,還可以久放不壞,而現代的營養膳食觀點也認為,蒜不但能殺菌還對心腦血管大有益處。

大都市很少見但在高淳農家吃得很多的“炒藕鉆”乃是明清時期風行大江南北的壹道名菜“銀苗菜”在《金瓶梅》七十四回中有記載。它的口感脆嫩,爽口無渣,其原料“玉管通地理”、“出淤泥而不染”。 野蓮蔓開水略汆,切細用蒜泥涼拌,加鎮江醋少許,風菱的葉柄撕去皮,叫“菱蔓爪頭”,象山芋藤葉柄,雞頭菜那種撕法有點費工。高淳農家從春天吃到秋天,不但口感上佳,有壹定的降血壓食療效用,是真正的無公害水生綠色植物。就我所知,在高淳以外的地區幾乎沒有吃這道菜的習慣。 高淳城鄉遍栽壹種桿子長長,葉子象馬耳朵的大青菜。每當霜降前後,大街小巷都是壹片叫賣聲,只要幾分錢壹斤,居民家中備壹只大缸,花幾元錢買壹大擔,洗凈晾幹,缸內壹層青菜,撒壹把大仔鹽再排壹層菜,再光腳去踩,最後在上面壓上壹塊大青石,叫做“缸腌菜”。次年收割插田大忙時節,每餐拉出壹二棵,那半透明的色澤,酸酸的氣味,總能誘得人直流口水,用它和石臼湖中的野味“樟雞”“高雞”“對鴨”“六鴨”同燒或與小毛魚同燒,味道都是特別的鮮美,將其與胡蘿蔔、藕絲、慈姑、荸薺等同炒也是色香味具佳的家常下酒、下飯的好菜。缸裏的腌菜吃完,余下的漬水用紗布濾凈,另罐密封盛裝,可長時間保存,別號“千裏香”,用它燒豆莢,蒸蛋羹,“燉豆腐”那是“生臭熟香”,聞著臭吃起來既鮮又香。高淳籍人在外地做再大的官,在高淳插隊過的城裏知青,回到故鄉,第壹道想吃的菜,必定是這特別的“千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