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由於長期與漢族接觸,不少黎族也能兼說漢語。以往黎族沒有自己的文字,1957年才創制出壹種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黎族擁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民間故事和歌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多圍繞英雄人物、征服自然和黎族的風土人情等主題。民歌的句子常見的有五言或七言兩種,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演唱的方式有獨唱、對唱和齊唱等,曲調甚多,樂器則有鼻簫、口弓、水簫和洞簫等。
黎族服飾風格獨特,男子結發於額前或腦後,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用布巾縛腰。婦女壹般上身穿對襟無扣上衣,邊沿繡花,並綴以貝殼、銅錢和穿珠等飾品,下穿筒裙,頭發紮成球形,插以骨簪或銀簪。
擴展資料
黎族村寨依地形地勢而建,山區村寨壹般建在山腳下,可防範臺風襲擊,村民多飲用山泉水;而平原的村寨,則建在小山坡上,以防避洪水侵襲。黎族的房屋有多種式樣,有傳統的船形茅屋、金字架式的泥墻茅屋,及以葵葉蓋的竹墻房屋和磚瓦房屋等,其中以船形屋最有特色。
這種房屋以茅草、木料、竹子、紅白藤和山麻等材料建成,木料多用優質,堅固耐用的格木,房門開在房屋的兩端,兩側開天窗,地板以石頭或木樁墊高,離地面30~180厘米不等,上面住人,下面可容家畜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