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立冬,又來了。「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關於冬,人們總是有著太多的期許與想象。接下來跟小智壹起看看各地人民立冬的民俗美食吧!
北方吃水餃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愛吃餃子。老北京人說:“立冬補冬,不補嘴空。”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福建吃甘蔗
在福建很多地方,立冬要吃甘蔗。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壹,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這個時候“食蔗”既可以保護牙齒,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
南京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壹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壹立冬,老南京人特別註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發生。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
潮汕吃香飯
潮汕地區立冬吃“香飯”的習俗其實在遠古時期就有了,俗諺說“十月十吃香飯”,它起源壹個是因為秋季是收獲的季節,潮汕人用收獲的各種食物做成炣飯拜祭祖先神明;二是有取“平安”“豐收”的意頭!
紹興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
寒爐溫酒,圍爐談笑
凍筆新詩懶寫,
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滿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