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以食之名

以食之名

以食之名

古時候民以食為天,是因為生存需要裹腹,現在民依舊以食為天,卻大多因為精神需求。

對味的欲望壹旦燃起就很難平復,不滿足不罷休,並且燃欲之火不會熄滅,將不斷操縱著人的軀體繼續前行。如果人類的飲食壹直是雜糧配野菜肉醬,沒有這樣萬千的變化,吃將不會變為壹種樂趣。蒸、煮、炒、煎、燜、燉、爆、溜、烤、炸、涮,自古好吃的中國人硬是研究出了467種烹飪技藝。如果食材的進階停留在先秦時期,老百姓飯桌上都是豆子湯和栗米粥;烹飪的演化定格於《水滸傳》的場景,牛肉切三斤好酒溫壹壺來,吃這件事就變得不是那麽有滋有味,我生存的樂趣也將生生少了壹半。

“食為天”也算是中國的寫照,全國人民感謝袁隆平,中華征服世界不敢放話,但是中華美食征服世界已經是實現了。留學生用壹盤宮保雞丁消除歧視和排擠,成為爭相討好的對象以便蹭飯的例子屢見不鮮,而外國人到了中國也是連火鍋醬料臺都會嘆為觀止,從表示絕不吃頭、腳以及內臟到毛肚鴨血都要吃3盤。我曾經問過英國留學的朋友,英國是禁止油煙外排的,妳沒有抽油煙機炒菜開著窗,鄰居不會舉報妳嗎?她說,他們只會拿著面包敲我的門問可不可以壹起吃。

米其林公司只是為了便民在加油站做本周圍餐廳介紹手冊,就無心插柳變成今天的美食點評屆大佬,靠的不是人們日益增長的覓食需求又是什麽?他們界定的壹星“值得”去造訪的餐廳,兩星“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三星“值得特別安排壹趟旅行”去造訪的餐廳,也是照應著人們越來越高的生活水平,從求安到充實到享樂的轉變。

縱觀人類歷史的進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大面積的吃飽過,不是說壹頓的飽,而是長期的只要想吃就能吃飽,頓頓都飽,其實現在這種狀況是不正常的,對健康和延年益壽並沒有好處,很多疾病隨之而來,節食和減肥有時並不光為了體態,也是養身的壹種需要。我們愛吃,但是也要以善食的名義,做壹個健康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