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鍋盔因歷史上奪得地方烹飪第壹名而得名。如果形狀像塊,卷也是圓形的。沒有餡的叫空心鍋頭,有餡的有自己的名字。肉餡半鍋盔的名字也叫雞蛋蛤蟆。最受歡迎的是甜餡鍋盔,其特點是香、甜、脆、脆。
阜陽麻葉
原始的扁平大麻葉制作復雜。精制面粉、泡打粉和糖劑、輔助油、鹽、堿、明礬等。選擇,並加入壹定比例的水制備和攪拌成柔軟的面團,用鍋鏟切成半雙層的小面團,兩個面團扭轉兩次,圓形且厚度不同。將它們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然後取出。油壹般選用晉西北的亞麻籽油。
寶德大棗
寶德紅棗產區主要集中在沿黃河的丘陵溝壑區。棗大而薄,肉厚,核小,味甜,色澤深紅,油有光澤,平均重量為10.2克,含糖量為57.9%。水果曬幹後,將能拉成3-1厘米長的細絲弄斷。
寶德蕎面碗坨
保德縣盛產蕎麥,保德縣制作的蕎麥面碗托嫩滑、清香可口。碗托的制作方法是將蕎麥粉與鹽水混合,加水制成糊狀,放入碗中,用急火蒸熟。應該放涼後翻炒,或者澆上素食湯或拌上肉醬。
海紅果
又名醉果,果實像壹顆心石,鮮紅美麗,酸甜可口。可鮮食,可加工成罐頭、果醬、幹果、牡丹皮等水果制品,可代替山楂入藥。
臺灣蘑菇
臺灣蘑菇,即五臺山蘑菇,主要生長在五臺山山頂和山腰的野草和森林中。有銀盤、香菇等11品種。臺灣蘑菇年產量5000公斤,並在1994年全國林業名優產品博覽會上獲得“銀獎”。
樊氏霸屏
它是樊氏的著名食品,其脆、香、味令人難忘。因其表面凹凸不平而得名,類似於疤痕。
鼎香蒸肉
定襄蒸肉在古代是當地的貢品,也是民間宴席必備。以瘦豬肉為主,輔以精制澱粉、精制植物油和各種調味品。
忻州瓦塑
忻州瓦酥形似瓦,故名。瓦酥的制作歷史悠久,始於明末清初。清朝時,慈禧太後品嘗後賜名“龍鳳娃娃菜”。瓷磚又脆又香。新鮮酥脆的沙子,柔軟;幹糧又脆又甜。1981被列為山西省名特優產品。
鼎香皇燒餅
黃燒餅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呈扁圓形,深黃色。內部覆蓋著糕點,皮革表面由面粉、食用油、米粉、脂肪粉和面包制成。酥而不脆,甜而不膩,易於儲存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