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壹:口味的獨立性
東北由於歷史原因,社會發展轉變很劇烈。所以勤勞勇敢的東北人就自己開創了東北菜系,由於闖關東的山東人是主流,所以東北菜有許多魯菜的影子,還融合了京菜和冀菜的壹些做法,主要的精髓就是“亂燉”。
東北人近年來走南闖北,將東北菜開到華北,再到華中,最後到珠三角,要適應各個地方人們的口味,總的來說就導致東北菜比較雜,獨立性不強,所以也難成為八大菜系之壹,這點原因比較紮心。
標準二:菜名與賣相
東北菜的代表菜有殺豬菜、東北亂燉、扒三白、白肉血腸、鍋包肉、地三鮮等等,光聽菜名就很“豪放”。而八大菜系中,川菜有“麻婆豆腐”、魯菜有“芙蓉雞片”、粵菜有“梅菜扣肉”、蘇菜有“松鼠鱖魚”、閩菜有“佛跳墻”、浙菜有“龍井蝦仁”、湘菜有“金魚戲鏈”、徽菜有“無為熏鴨”,八大菜系中的菜名壹個個都詩情畫意、富麗堂皇。東北菜雖然吃起來很好吃,但是就名字而言確實難比八大菜系。這點原因也比較紮心。
由於東北菜有亂燉的特色,所以賣相和顏值也輸給了八大菜系。東北冬天寒冷,為了吃飯方便就將各種食材放壹起燉煮,有肉有蔬菜,營養倒是也很豐富。“燉壹鍋,頂三天”,做亂燉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快速吃飽,就省了擺盤、少了精致,導致東北菜賣相不如八大菜系。這個原因也令許多東北人不禁感慨和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