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汝之砒霜,他人蜜糖”什麽意思?出自哪裏?

“汝之砒霜,他人蜜糖”什麽意思?出自哪裏?

意思是妳不喜歡的東西也許別人很喜歡。

其實這本為西方諺語,沒有特定的中文譯法。現時可見的例子有「吾之熊掌」、「吾之良藥」、「吾之甘飴」、「吾之蜜糖」配以「汝之砒霜」;或其他句式如「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此之甘貽,彼之砒霜」等。

著名作家亦舒亦很常用「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此類語句。

要說歷史,其實這句諺語最早是出自古羅馬詩人兼哲學家盧克萊修的著作《物性論》:“Ut quod ali cibus est aliis fuat acre venenum” ,意思為” What is food to one, is to others bitter poison” (吾之美食,汝之鴆毒)。

擴展資料:

盧克萊修

盧克萊修全名是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約前99年~約前55年),羅馬***和國末期的詩人和哲學家,以哲理長詩《物性論》(De Rerum Natura)著稱於世。

他繼承古代原子學說,特別是闡述並發展了伊壁鳩魯的哲學觀點。認為物質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無物能由無中生,無物能歸於無”的唯物主義觀點。

反對神創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有其自然發展的過程,人們只要懂得了自然現象發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見便可消失。

承認世界的可知性,認為感覺是事物流射出來的影像作用於人的感官的結果,是壹切認識的基礎和來源,駁斥了懷疑論。

認為幸福在於擺脫對神和死亡的恐懼,得到精神的安寧和心情的恬靜。著有哲學長詩《物性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物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