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堡縣位於陜西省東北部、榆林市東南部。北接郟縣,西接綏德,東臨黃河,與山西省臨縣、柳林縣接壤。南北長30.4公裏,東西寬26.8公裏,總面積420.85平方公裏,耕地1.27萬公頃。吳堡縣是秦晉的交通樞紐,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陜北通往華東、華北的橋頭堡。
吳堡縣是陜西省五大蠶桑基地縣之壹,紅棗產量和收入均居全市第壹。四座黃河大橋連接秦晉和210國道(鹹陽-宋家川鎮段)過境。
地形學
吳堡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山谷幽深。海拔627 ~ 1204米,相對高差577米,占吳堡縣面積的47.2%,有3542條航道,其中10公裏以上航道5條。河流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流入黃河,這是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典型景觀。
由於侵蝕程度不同,東西部的地貌組合也不同。東南部沿黃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基巖裸露,梁峁頂部黃土很薄,大量紅土裸露,亂石山多為土石覆蓋,崖坡多為土石鑲嵌,溝深坡陡,地面破碎。西北部水土流失嚴重,目前侵蝕程度大於東南部,呈現典型的黃土溝壑地貌,溝壑密度為4 ~ 6公裏/平方公裏。
中部水土流失程度較低,有殘塬保存,塬面已被破壞,分為東、中、西三個塬區。臺地從東到西較窄,從北到南較長。三道源在行書中自西向東呈現“川”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