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芽是蘆筍新長出的芽,就是蘆筍的芯。
沅江蘆葦的幼莖也稱為蘆筍,營養豐富,滋味鮮美,有著“洞庭蟲草”的美譽。地處洞庭腹地的沅江,擁有45萬畝得天獨厚的蘆筍資源。剛長出來的時候比較細,從外形上看和筍非常相似,因此也叫蘆筍,蘆尖。
蘆芽通常是在春天的時候才可看到,時間比較短暫,只有10天左右。且采摘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市面上售賣的價格都比較高。食用的時候吃的是裏面的嫩莖,口感好,營養價值高。
蘆筍作為蘆葦的嫩芽,廣泛分布於東北的遼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騰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額敏河谷,華北平原的白洋澱等葦區。當今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蘇沭陽、浙江、安徽等地。
據史料記載,沅江蘆筍的食用,從五代十國時期開始;自宋代起,不少文人墨客更留下了關於美味蘆筍的美詞佳句。
蘇東坡觀察剛出土的蘆筍,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描述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王安石從食用蘆筍中了解了蘆筍的營養價值,有詩雲“鰣魚出網蔽洲渚,荻筍肥甘勝牛乳”。而在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的筆下:“荻筍鰣魚方有味,恨無佳客***杯盤”,認為蘆筍燉鰣魚是不折不扣的美味。
盡管現代中國各種美食競顯風流,沅江蘆筍仍是洞庭人家壹道不可替代的佳肴。洞庭人將蘆筍涼拌、清炒、燉煮、下火鍋、做熟食,或與魚、肉、雞、蛋配制成菜。蘆筍清香脆嫩、潤滑鮮美,只壹口,就叫妳能領略到洞庭濕地的別樣風味。“沅江蘆筍天然野生,無需人工栽培。不僅風味獨特,更重要的是綠色健康,營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