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魯濱孫漂流記》敘述17世紀有個叫魯濱孫的英國人,在航海中遇險,孤身壹人流落到壹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為了戰勝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壹點生產和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鬥爭。每做壹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憑著艱苦的勞動,成功地在荒島上建起了房舍,開墾了農田,營造了羊圈,使荒島面貌有了改變,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經過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終於脫險,返回故鄉。
作品主題:現在的孩子就象生活在溫室裏的花朵,沒有經受過人生真正的挫折,只有經歷過磨難,才能成就壹個真正堅強的人。
精彩片段:(1)我經常懷著感激之心坐下來吃飯,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為他竟在荒野中賜以我豐富的美食。我已經懂得去註意我的處境中的光明的壹面,少去註意它的黑暗的壹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缺乏的。這種態度有時使我心裏感到壹種衷心的安慰,簡直無法用言語表白。……我覺得,我們對於所需要得東西感到不滿足,都是由於人們對於已經得到得東西缺乏感激之心。
(2)風聲呼嘯,波濤洶湧,雖然風浪還未大到後來讓我司空見慣的那種,但也比我幾天後看到的要小得多.不過,這已足以叫我這個初涉海上的年輕水手嚇破苦膽.我默默地等待著每壹層湧浪將我們吞噬.當船跌入浪谷,我總以為再也不會漂出水面.陷入極度恐懼之中的我指天發誓,如果這壹次上帝垂簾讓我偷生,如果讓我偷生,如果我能再次踏上幹燥的陸地,我保證回家,決不回頭,在我有生之年再也不登船出海.我壹定聽從父親的忠告,再也不走這條自取滅亡的道路.現在我才清楚的看到他對於中產階級的壹番見解是何等精辟,他壹生過得如何舒適,即未遭到海上風暴的蹂躪,又未受到陸上艱難困苦的折磨.總之,我決心做個幡然悔悟的浪子,回家投入父親的懷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