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
揭陽市榕江和練江流域歷史上是粵東地區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壹。對外通商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榕江炮臺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與東南亞各國通航,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明清時代,手工業、商貿業較發達;民國初期,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輸入,出現了簡單機械加工的小五金制品行業、服裝加工行業和棉紡織業;抗日戰爭後期至解放前夕,揭陽經濟處於癱瘓狀態;1949年10月19日,市區榕城獲得解放,從此揭陽各地開始了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改革開放,特別是建市以來,揭陽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均取得長足的進步。
揭陽地靈人傑,歷代賢達誌士輩出。宋代高士吳復古、明朝尚書翁萬達、滿清狀元林德庸、直隸總督鄭大進等均系揭陽籍名臣重將。南昌起義南下部隊指揮部決策會議在流沙召開,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郭沫若等革命先驅到過榕城、流沙、棉湖等地;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的大南山八年遊擊戰爭,留下令人緬懷的史績!
揭陽倚山瀕海,山川毓秀,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旅遊景點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陽學宮、雙峰寺、黃歧山風景區、桂竹園風景區;惠來金海灣植物園、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樓、百花峰、銘湖巖;揭西大洋高山旅遊度假區、潮汕守護神祖廟—霖田祖廟、廣德庵、石內溪冰臼群、百潭谷、龍潭崆瀑布、京明溫泉度假村、黃滿磜瀑布、大北山森林公園等;普寧培豐寶塔、馬嘶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