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海寧,就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最具特色的明清古街——南關廂歷史街區。它位於海寧市硤石鎮的東南部,北起大瑤橋,南至塘橋、會源街,東臨洛塘河,是硤石鎮仍保持江南明清時期街道風貌,保存較為完整的',所剩為數不多的歷史街區之壹。這不,趁著國慶假期期間,我和媽媽壹起來到了南關廂遊玩。
我們從東南邊的會源街進入,節日裏的景區到處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好像正歡迎著每壹位前來遊玩的客人們。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往裏走。小街兩邊的店鋪可真不少:飄著誘人香味的美食店,擺放著各種各樣飾品的禮品店,人擠人的奶茶店……
隨著川流不息的人流,我來到了會源橋。拾級而上,站在最高點,景區的美景盡收眼底。往北面望去,只見壹幢幢兩層的小樓,灰白色的墻壁,斑駁的院門,棕色的木窗欞,黑色的瓦片把屋頂壓得低低的。屋檐兩端翹起來,好像小鳥尖尖的翅膀。
伴隨著日落,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只見街邊壹個個小燈籠爭先恐後亮了起來,指引著人們前行。河面上的燈彩有的像壹條大鯉魚,壹下子躍出水面,潑喇聲裏銀光壹閃;有的好像壹位詩人,站在船頭高聲吟誦著他所寫的詩歌……它們煥發著五顏六色的光芒,顯得格外栩栩如生。這些燈彩都是燈彩藝人親手制作出來的,讓我不得不佩服這些能工巧匠。他們用精湛的手藝制作的燈彩讓夜晚的南關廂更加絢麗奪目,讓人流連忘返。
這時,從遠處傳來了壹陣陣優美的琴聲,時而激情高亢,時而婉轉動聽。我仔細壹聽,哦,這是壹首《豐收鑼鼓》的古箏曲目。我聽著音樂聲壹路往前尋找,終於在景區的東面找到源頭,原來是從壹家琴行裏傳來的,動聽的音樂聲讓遊人們駐足停留。
這就是夜晚南關廂歷史景區的壹面,真的讓人流連忘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