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美國在韓國有很多軍事基地,美軍的物資供應充足,而且美軍對吃歷來也很講究,很多剛過期的火腿腸、午餐肉罐頭等就扔了。我們部門聚餐,首選火鍋,第壹個原因,就是我們部門8個同事,有5個都是重慶的,其次就是經費有限,吃火鍋便宜。吃火鍋其實是吃的壹種氣氛,壹種心情。大家坐在壹起聊天,壹起吃東西,感覺很棒的。再者就是吃完火鍋後,酣暢淋漓的感覺是年輕人的最愛。火鍋主要吃的是壹種感覺,壹種氛圍,不是在於能吃多少高檔的食材。
可是現在再看這已經不是,可以吃飽肚子的吃法了。而是變得很講究,在京城它已經成為了壹種,象征著團圓的吃法了。而且在京城很多的人家了通常用的都是銅火鍋。再者就是火鍋的參與感,因為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蘸料,沒有吃完都會給自己配置的蘸料打分,這也是吸引年輕人的原因!
其實做的好的火鍋現在真的不多了。從食材到用油,好吃的屈指可數部隊鍋其實並不應該是個被取笑的話題,它代表了二戰之後全世界的饑餓與蕭條,人的尊嚴在空乏的肚腹面前不值壹提,能撈到壹些美軍的餿水果腹已經很不錯了。
這玩意兒妳說剩菜也行,說是從泔水桶裏撿來的也行,前幾年有同學去韓國旅遊,還真為了這個事情“較真兒”問過韓國人,上點歲數的人壹般都不說這個,年輕點的知道其來歷,美軍在朝鮮戰爭中的夥食,也同樣屬於西餐範疇,雖然內容豐富,但品種單調,無非是牛肉雞肉午餐肉,還有面包通心粉餅幹豌豆之類的,普遍缺乏中餐這樣的深度烹飪。吉林延邊屬於朝鮮族文化,被稱為“小韓國”,那裏的火鍋就叫“部隊火鍋”。這種火鍋,有點像江淮地區的暖鍋,很多的食材,葷的素的裝滿壹鍋,火爐上煮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