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於美食愛好者來說,確實有,而且還很多。我想寫得詳細些,但我發現字數太多了。簡單地說,美味的食物無處不在,但我們應該註意天氣,地點和人。我們應該親自去產地,在食材最好的季節找到合適的廚師。例如,我們都知道羊肉白煮時味道不好,但據說內蒙古草原上飼養的羊沒有氣味,因為它們經常吃野生洋蔥,白煮也非常美味。比如我們都知道語文課本上的生吃很好吃,但是我在內陸吃,所謂的生吃不夠新鮮,壹聞就想吐。
我的推薦:雲南的幹巴菇,引用汪曾祺先生的描述:“蘑菇的味道最深(請原諒我用了這麽奇怪的詞),外觀最醜的是幹巴菇。這個東西像被踩過的馬蜂窩,顏色像半幹的牛糞,亂七八糟的,還夾雜著很多散毛(馬尾松的針葉)和草莖,選起來很麻煩。我不能選大塊的,只要壹點蟹小腿肉。洗幹凈後,用肥瘦相間的豬肉和青椒翻炒,放在嘴裏細細咀嚼,久久無語,只覺得:世界上有這麽好吃的東西嗎?幹巴菇,蘑菇,但它有老宣威火腿、寧波白草魚、蘇州雞、南京鴨的香味,並混合著散毛的清香。”“幹巴菌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世界上的學生都很貪吃。”
幹巴菌全世界只有雲南產,生產季節為6月-65438+10月。有壹種方法可以做到這壹點:用肥瘦豬肉和青椒炒豬油。其他都不夠好吃。
世界上另壹個傳奇的三大美食:法國鵝肝、俄羅斯黑魚子醬和意大利松露。
日本人說安康的肝比鵝肝好吃多了。我說幹巴菇比意大利松露(也是蘑菇的壹種)好吃。
有人說澳大利亞和非洲的土著也有意想不到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