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
19世紀末,中東鐵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吸引大批外國人和外國資本湧入。當時,哈爾濱的南崗區和中東鐵路西側的道裏區為沙俄附屬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規模城市建設開始興起———新藝術運動、巴洛克、古典主義、文藝復興和折衷主義等藝術風格的建築紛紛出現。
20世紀20年代,成長起來的民族資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築的熱烈與繁華,剛好迎合了他們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對面華麗的西式建築,並用中國傳統特色的飾物對建築改造。
於是壹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現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義的中式圖案。鑒於道外“前店後廠”的商業模式,傳統的中式四合院作為“居住和倉儲空間”被運用到了建築中。後世,這種風格由壹位叫西澤泰彥的日本學者賦予了“中華巴洛克”的名字。
哈爾濱美食
1、鍋包肉
鍋包肉無疑是哈爾濱也是東北的代表性美食,既是壹道年代久遠的老菜,又是壹道時尚流行的名菜,現在能看到許多教人在家做鍋包肉的教程,可見其火爆程度。
2、紅腸
哈爾濱紅腸是家喻戶曉的美食,味道鮮香濃郁,不僅能夠作為即食的下酒菜,還可以烤著吃、煮粥吃、炒菜吃等,味道白搭,可以說是居家旅行必備食物。
3、大列巴
大列巴是種哈爾濱特產的大面包,也是當地傳統美食,有的哈爾濱老人甚至把它作為主食。大列巴可以切片塗果醬或塗黃油吃,也可以搭配哈爾濱紅腸壹起吃。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華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