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住宅”在徐州有三處,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是位於雲龍山北麓的壹處,該行宮於1959年辟為徐州博物館所在地,1979年在行宮東側建了仿古碑園。據徐州古建築研究專家孫統義介紹,該處行宮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在原禹王廟的基礎上擴建的。徐州乾隆行宮南起雲龍山北麓,北抵土山,東接禦橋,西至現在的中山路,前後左右均為三進院落,大殿兩側是數十楹配殿,左右為園林、假山、亭、臺、榭、閣等 。
除此以外,在徐州北的柳泉和新沂的馬陵山北,也各有壹處乾隆行宮。柳泉乾隆行宮建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間,傳說是按北京故宮的樣式建造的,規模雖小,但氣勢雄偉。新沂馬陵山大營頂的壹處乾隆行宮,為公元1752年乾隆南巡宿遷時所建,乾隆還作《峒峿山三首》,峒峿山即馬陵山。其中壹首說:“綠野平陵翠岱紋,指廬小對意含欣。鐘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幾分。”
清末以後,三處行宮逐漸毀壞。柳泉行宮毀於鹹豐七年(1878),現只剩下花園假山與數十株柏樹,附近還有“行宮湖”。新沂行宮僅存宮殿基礎,乾隆朝大學士劉墉親書的“讀書煮春茶”石匾仍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