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中餐的量詞都有什麽特點?

中餐的量詞都有什麽特點?

對於廚房小白來說,做壹道菜,最恐怖的事。除了開燃氣竈時竄起的火苗,鍋裏滋滋響的熱油,還有菜譜裏壹堆看不懂的量詞。菜譜裏說的壹大勺和壹小勺,究竟是多少的量?有沒有具體的分量規定呢?

1、菜譜裏說的壹大勺和壹小勺,究竟是多少的量?

首先要知道的是,不論是茶匙還是湯匙,稱量的都不是調料的重量,而是體積。壹大勺=壹湯匙=15ml,壹小勺=壹茶匙=5ml。那很多時候我們為什麽會說?壹茶匙鹽=5g鹽?,是因為壹茶匙的鹽體積是5cc,以平時我們使用的壹般食用鹽密度計算,壹茶匙鹽的重量大約就是6g,說成5g可能是為了方便記憶。妳可以這麽想,因為水的密度是1,壹小勺水=5ml=5g。那密度比水小的食材,壹小勺就小於5g,反之亦然。

2、有沒有具體的分量規定呢?

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用量勺和量杯稱量材料,省去了計算和稱重的步驟,簡單方便又不會出錯!壹勺,壹杯都是指裝入食材後平齊的量,堆出來就不準了。尤其是西點,各種東西的分量都是精確到克的,專用的量匙,電子秤,量杯都是需要的。所以說,其實壹直就是有壹個合理值的。但是當妳做的次數越多,心裏就有了壹個大概的數,10g有多種,手壹抖能放進去幾克調料,真正的高手,偏差都不多於1g的好吧,這種情況下,我還有必要特意哪個勺量壹下,耽誤時間嗎。

3、為什麽中餐沒有特殊的分量方式?

其實中餐的食譜很少量化很大原因是因為很難去量化,就拿最常用的白砂糖和食鹽為例,可能由於產地、提取工藝、純度的不同,導致同樣5g的糖或者鹽,甜度和鹹度有很大差別。除了以上提到的產地之外,糖還要分砂糖、棉糖、白冰糖、碎冰糖、黃冰糖,化學結構都差不多,甜度卻不壹樣,中餐中常用的鹽也分品牌,還有加碘和不加碘這些細究起來都會影響口味。

後記:學習中餐的話,不要總希望在標準化的菜譜中找到捷徑,還是多去做菜,多去體悟,才能明白中餐做好吃的精髓究竟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