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美的來源是“古人認為羊大為美”?

美的來源是“古人認為羊大為美”?

美這壹概念,直接因“羊”而產生。“羊大為美”有二層含義:其壹指羊肥,因為羊是人類生存的重要需求對象,羊越肥越能滿足人的某種需求。其二,特指有權力、有地位的酋長或巫師這樣胡“大人”,這是“羊”、“大”兩個象形字組合而成的最初的“羊大為美”的含義。

在《說文解字》將“美”字歸入“羊”部,稱“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美與善同義。”從許慎這個解釋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審美即是“羊大為美”:羊體大肉質好,吃起來才“美”。在安陽殷墟甲骨文被發現後受到了挑戰,因為甲骨文的美字並不是羊大形象,上邊並不像“羊”,而是人飾羊首的形狀,戴著羊角樣飾物,整個美字是戴圖騰標誌的人的形象。很早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裝飾物來扮美了。當時最美的打扮是“戴羊角”,形成了以“羊人為美”的審美觀點。

擴展資料:

字是黃帝命史官倉頡發明的,不是民間自發形成的。而造字者總是從統治者的觀點出發造字。“美”是帝王面對江山和人民發出的觀感。帝王把自己比作牧羊人,把人民比作羊群。而“大”就是《說文》“皇,大也。三皇,大君也。”翻譯過來是皇者,大的任務啊。三皇,最大的君主啊,其中所說的“大”,指的是領土遼闊。

三皇時代中國國土遼闊如海,有所謂的大九州(神州只是“大九州”之壹,黃帝登位後由於“德不及遠”,中國疆土縮小為“神州”,即“小九州”。正因為人民生活在土地之上,所以代表人民的“羊”寫在代表疆土的“大”上面。

人民網——古人審美觀受羊文化影響 最美的打扮曾是戴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