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
上演“搶菜大戰”並非是因為家裏窮得吃不上飯了,而是因為有便宜可占,不占白不占。
和貧窮無關,和素質有關。
壹、以前農村都很窮,可是沒有壹例“搶菜大戰”的戲我記得小的時候被爺爺奶奶拉著參加壹場酒席,前前後後開心好幾天。
還未參加開心的是可以吃到多種多樣的糖果,參加之後開心的是桌上的長輩都會給我夾各種各樣好吃的,完全不用自己去夾,只要乖乖地坐在那裏,長輩們就會特別關照,還會誇我好孩子。
那個時候只要家族裏有喜事都會被叫去吃酒席,吃完酒席各自散場,只有那些比較近的妯娌們姊妹們幫忙收拾桌子,其余的人各回各家。
那個時候每家每戶都很窮,很多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學,買不起新衣服,可是村民們參加酒席從來沒有出現過搶菜大戰,都是各自吃好喝好就結束了。
二、“搶菜”與窮沒有關系,而是與個人素質我們國家農村基本脫貧,根本不可能出現吃不上飯的現象,更何況江蘇這個地區比壹般農村還要富有的,怎麽可能吃不上飯呢?
這些大媽們上演“搶菜大戰”,無非就是證明自己搶的快,動作快而已,秉著不占白不占,不拿白不拿的原則,他們上演了這出大戲。
這是與他們的素質有關,跟他們的貧窮沒有半點關系。
這就好比說小偷,之前人們說以前窮小偷多,可實現在生活條件高了,為什麽還依然有小偷呢?這根本不是窮的原因,而是個人道德個人素質的原因,有些人看到別人有他就手癢癢。
最後: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素質也要提高起來,而不是退步。
人家操辦壹場酒席不容易,尊重主家,尊重各位來賓,尊重自己。
試想壹下如果是在自己家裏辦酒席,出現了這種狀況,妳得有多窩火?給人家100元的紅白,拐走人家1000元的酒席,這似乎太離譜了。
坐下來靜下心來,和親朋好友吃頓飯,聊聊家常,品嘗壹下美食,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