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當地的習俗和中國文化傳統所影響。
湯圓象征合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壹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興起吃壹種新奇的食品 ,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裏又浮又沈,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其他元宵節要吃的食物:
1、團子
團子通常指壹種糯米包著餡料蒸熟而成的壹種食品,口感糯滑香軟,美味可口,團子有白團子和青團子兩種。青團子是每年清明必備的。團子是長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份都有吃團子的習俗,團子有白團子和青團子兩種。
2、餃子
餃子,不僅僅是壹種美食,還是中華美食的代表。它的每壹個部分,無壹不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時候,更是在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訴求。
餃子在宋代的時候,傳入蒙古。受蒙古西征影響,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芬蘭、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土耳其、意大利、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也吃上了餃子。特別是意大利、烏克蘭、俄羅斯三國,餃子對他們來說也是重要的國家級傳統食物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