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幾年到二零零幾年這段時間,湖南衛視獨特的風格;非常受全國人民的喜愛,收視率在所有電視臺是最高的!隨著各個電視臺的跟風創新,這種普遍的模式風格,就有點讓人審美疲勞了,
況且,湖南衛視現在,越做越偏離百姓口味;
光是壹群明星在那裏~作;看著真的倒味!
他們不知道老百姓喜歡什麽啦,現在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誰還崇拜明星啊,加上現在自媒體那麽發達,網絡視頻,網絡紅人多的是,能說會唱的大有人在,妳衛視不對老百姓味口,那個還願意去看妳的電視,聽妳的廣告!
為什麽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搞的那麽火就是人家懂觀眾;迎合歡眾口味!
做節目就和做生意壹樣,妳的賣點要跟關眾的買點對口味!
講句不好聽,湖南臺是江郎才盡,蒙圈啦!
這些年網絡上對湖南衛視的負面看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指責就是過度娛樂化。很早的時候國外就有人提出“娛樂至死”的概念,在有些中國觀眾看來,湖南衛視的娛樂節目無腦頭頂,全無營養,很多小孩子就是被湖南衛視教壞的,讓他們不懂得思考,只知道追星。
這樣的擔心不是完全沒有來由。這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湖南衛視關註沒有以前多,但通過身邊孩子們的選擇來看,他們看到的《快樂大本營》還有很多青春劇,確實是沒有太多營養可言的。對壹個人的認知來看,那樣的節目看上幾個小時,絕對不如安靜下來看壹本書有價值。然而,我們因此就可以全盤否定這些節目嗎?
青春偶像自然有青春偶像的魅力,他們陽光帥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青少年期間的人大多願意看到他們,這也是對他們比較緊張的學習階段的壹種調劑,只要適度地看還是可以的。
想想我們小的時候,是不是也為其中那些節目中的偶像著迷過呢?只不過那時候看節目沒有現在這麽方便,需要死守電視,而現在只要打開手機隨便壹點。
湖南衛視是靠做精彩的現象級娛樂節目起家,經久不衰的《快樂大本營》就不用說了,後來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還有跨年演唱會,壹經播出無壹不引發關註,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節目,我們的很多快樂回憶是有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