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古鎮,位於重慶市黔江區南部濯水鎮東南角,地處烏江主要支流、中國東西流向最大的河流——阿蓬江畔。南距潛江主城區26公裏,北距阿蓬江鎮21公裏。距柏舟機場26公裏。
整體來看,濯水古鎮的街巷呈“五街七巷三宮七院”的格局。“五條街”分布在南北,從南到北分別是半邊街、江西街、中街、老煙行街和李佳老街。“七巷”都是東西走向的,即醉香香、水香香、王稼祥、萬天宮巷、染坊、於嘉祥和譚佳巷。
從南到北,“三宮”分別是萬通宮、禹王宮和萬壽宮。“七院”沿街分布。從南到北依次為八仙堂、龔家堡堂、燕房前莊、王本山故居、王士友、廣順和卓河壩講堂。
濯水古鎮發展史
清雍正十三年(1735),耿赴酉陽“改土歸流”,酉陽宣慰司改為酉陽縣,改隸彭倩廳,浞水屬酉陽縣南北三鄉,自此市場興起。
光緒元年(1875),酉陽州分四路十八鄉,涿水為北路五鄉的北三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濯水由濯河壩改為濯水鎮,屬酉陽縣第三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濯水鎮改為濯水鎮。
7月3日,1952、濯水(原酉陽縣第九區)、兩河口、馮佳、麻辣湖、學堂坪劃歸黔江縣。
1953年更名為濯水村。
1958年更名為濯水公社。
7月30日1985更名為濯水鎮。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濯水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