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低風險地區防控指引
1.餐飲服務單位要求建立員工健康檔案,記錄每日體溫、外出情況等信息。工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口罩,並定期更換工作服,同時強化工作服消毒管理。
2.在營業管理方面,控制餐廳(館)就餐人數,拉開桌位間距,確保間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無法移動,要明確標識出非使用桌位;不安排非同行顧客同桌就餐。
3.鼓勵提供訂制化年夜飯外賣服務和團餐預訂配送服務。用於顧客自取或外送的餐食,宜采用密封方式盛放,提倡每份餐食使用自制或訂制的專用食安封簽。如無食安封簽,可選用壹次性使用、不可復原的材料封閉外包裝,防止運送過程中汙染餐食。餐飲外賣和配送服務應按照外賣配送和快遞從業人員疫情健康防護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推廣預約用餐、錯時用餐。
4.在食品采購和加工方面,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制度,確保食材來源可追溯。原料供應商選擇、食品加工制作、餐飲具和加工用具的清洗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有關規定。密切關註原料供貨商所在地的疫情變化情況,如原料供貨商有員工確診,根據相關防控規定對已采購原料封存待查。
(二)中風險地區防控指引
要在低風險區防控措施基礎上,增加餐飲服務單位應檢查進店人員“防疫健康碼”並測體溫,符合要求且體溫檢測正常,方允許進店。在店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賬區等人員易聚集區域劃設“壹米線”,嚴格控制人流密度,進店人數要與餐位數相匹配,不得造成點餐、等餐、等位等人員聚集。提倡建立顧客預約制度,合理安排顧客到店時間,避免人員聚集。提倡非接觸式點餐、結賬。
每個包間限開壹桌,就餐座位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每餐次顧客離開後,須對包間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處理。以及暫停接待包括婚喪嫁娶、企事業單位團拜等大型聚集性用餐,與禁止售賣生食、半生食菜品。
(三)高風險地區防控指引
高風險地區則要求停止聚餐活動,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暫停堂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