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輔食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1,媽媽做輔食前壹定要剪指甲,用肥皂反復洗手;當患有傳染病或手部炎癥時,不要給寶寶制作輔食。
2.制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種工具應提前清洗並用開水燙過。
3.過濾用紗布使用前應煮沸消毒;水果和蔬菜都要反復清洗,建議用開水燙壹下,這樣可以保證寶寶的食物不會被細菌汙染。
4、給寶寶準備壹套專用工具,比如榨汁機(榨汁、幹粉、榨汁等功能都是最好的)、研磨機、幹凈的紗布等。,這樣使用更方便,其次可以避免與成人餐具混用形成交叉感染。
然後,把握烹飪過程中的關鍵細節。
1,註意根據寶寶的消化能力調整食物的形狀和硬度。最初,食物被制成湯和泥糊,然後逐漸轉變為半固體、碎和小固體食物。
2.不要用銅或鋁制器皿給寶寶烹飪食物,因為銅會與某些食物中的維生素C發生反應,破壞維生素C的效果,而鋁會在酸性環境中溶解於食物中,這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3、帶皮蒸食應先帶皮蒸,然後蒸熟後去皮;用蒸汽、壓力或無水烹調蔬菜應盡量減少蔬菜與光、空氣和水的接觸;給寶寶制作輔食時最好不要添加小蘇打,否則容易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流失;此外,還要註意控制食物的溫度。最好不要將食物放入微波爐中以高溫模式加熱,以免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再者,營養成分搭配合理。
不同類型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素,這些不同的營養素在搭配時會相互補充、增強或阻礙。如果媽媽能註意到食物中的營養差異,並為每種成分找到它的“最佳搭檔”,她就能提高食物的整體營養價值,並為寶寶的輔食加分。
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需要等待6個月,當寶寶的腸胃發育相對完善時,開始添加輔食。媽媽們可以從添加最不容易引起寶寶過敏的米粉開始。首先選擇口味純正或單壹的米粉,然後為寶寶選擇牛奶和鈣,水果和蔬菜,肉類魚類和全谷物的米粉。在挑選米粉時,不僅以綠色大米為原料的米粉質量更有保障,而且建議追溯產地,確保是來自綠色基地的100%綠色大米,有“雙綠保障”更安全。然而,目前市場上能做到“雙綠保障”和綠色大米100%溯源的嬰兒米粉並不多。媽媽不妨優先選擇帶有“雙綠保證”的亨氏品牌米粉作為寶寶的第壹頓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