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這種美食嗎?妳吃過嗎?吃的次數多嗎?小編是非常喜歡,讓小編給妳詳細的介紹下吧。
揪片又稱掐疙瘩,揪片兒,撅疙瘩,是山西晉中民間傳出的壹種傳統風味面食。 面和好後,撤成面片切成壹寸多寬的條,用手壹片壹片揪入開水鍋裏(大小與手指頭肚相同),煮熟後配上各種澆頭食用。
手工揪片
揪片又稱掐疙瘩,也是晉中民間傳出的壹種家常面。當地人講究在婚嫁時男女雙方在啟程前必吃此面,名謂"歲數掐疙瘩"。結婚時的年齡為多少就吃多少片。
這裏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壹小瓢面和好後搟成圓形,切開對折,然後根據歲數先切成大片,再將大片用手分別揪入沸水鍋內,撈出後約半飯碗。吃此飯有歲歲平安之意。
剛出鍋的揪片
水揪片?俗稱?鱉跳崖?,臨汾壹帶人們熟悉的地方傳統小吃。其來歷要追溯到清末民國初年壹對農村夫婦吵架之事。壹天,劉三下地回來,又餓又累,因他老婆還沒有做熟飯,兩口子就吵鬧起來,各說各有理,結果兩人換了工,劉三操持家務,老婆下地幹活。
中午時分,劉三睡覺醒來,急忙生火做飯,不料面和硬了,就壹邊往面上倒水,壹邊揉面,不料面越來越軟,無法上案搟面條,就幹脆用手揪成薄片投入鍋中。誰知煮熟撈出後,配以澆頭,軟綿筋道,非常好吃,就起名叫?鱉跳崖?。
長期以來,水揪片不僅成了家常快速面食,而且也用以招待客人。揪片做法簡單,吃著筋滑,適於蓋澆或熗鍋湯面,亦可煎炒而食。
揪片子是西北人經常吃的壹種面食。可以炒著吃、帶湯吃、涼拌的吃。
新疆風味
酸揪片是新疆的維吾爾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常食的壹種易於消暑、解除疲勞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