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侗語:Gaeml),是中國的壹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信仰多神。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黔首”,壹般認為侗族是從古代百越的壹支發展而來。侗族主要從事農業,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水稻已有悠久的歷史,兼營林業,農林生產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侗族地區的萬山叢嶺中夾雜著許多當地稱為“壩子”的盆地。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縣、會同縣、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國境內侗族的人口數為3495993人。
中文名侗族
外文名Gaeml
總人口數3495993人(2021年)[3],分布地區貴州、湖南、廣西、湖北、廣東語種侗語
侗族人的服裝多用自制的「侗布」制成,色調以青、藍、白、紫為主。邊遠山區的男子多穿右衽無領的短衣,或右衽無領短衣,包大頭巾,有的頭留頂發。婦女裝束各地稍有差異,上身有大襟無領無扣上衣,也有的衣長至膝,下穿百褶裙或管褲,多束腰帶、綁裹腿,衣襟、衣滾等出秀有花紋。婦女多梳盤發包頭,喜愛佩戴銀等飾品。
節日
侗族人的節日各地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外嘿:農歷正月架橋節:農歷二月初二新婚節:十月的第壹個卯日,常有數十對男女青年在這壹天成婚,貴州省劍河縣的小廣、化敖等地還保留著這個風俗。
文化
侗族有三大國寶——鼓樓、花橋和大歌。鼓樓是侗寨的標誌,有侗寨必有鼓樓。鼓樓模仿杉樹形狀建 造,在侗寨中屬高層建築,因為樓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擊鼓聚眾、議事的會堂,平時是村民社交娛樂和節日聚會的場所。侗族的文化與鼓樓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動都在鼓樓裏舉行,鼓樓是侗族文化的載體和精華,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樓文化。風雨橋的建設即利於交通、休息避雨、會友、觀賞江面風景,同時可美化侗寨環境,所以,風雨橋又叫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