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寫出了《黃河》詞作,並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後遂蕩其***鳴,樂思如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壹座簡陋的土窯裏,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半月之內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之後,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