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黃河船夫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黃河船夫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黃河船夫曲》是《黃河大合唱》的第壹樂章,是壹首混聲合唱。這裏運用了黃河船夫號子的音調素材。這壹樂章分三個部分。第壹部分描繪了船夫們與風浪搏擊的場面,音樂充滿戰鬥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據開始的主題旋律,拉寬了節奏、放慢了速度,表現船夫們穿過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種欣慰。這表明,中國人民盡管處在艱難抗戰之中,但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樂又回到了樂章開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強漸弱,由近到遠。這壹樂章通過黃河船夫與急浪、險灘的搏鬥,象征著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日趨激烈的民族矛盾。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寫出了《黃河》詞作,並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後遂蕩其***鳴,樂思如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壹座簡陋的土窯裏,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半月之內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之後,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