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產地:寧波
產品特點:嫩而油,香而腥。
產品簡介:香魚又名鉤端螺旋體病,是寧海福溪地區特有的珍貴魚類。寧海香魚喜歡生活在底部有礫石、深潭多、水色清澈、水流湍急的溪流水域。它香而無腥味,味道鮮美。最大長度約200毫米,最大重量約200克。每年9月至6月,也就是65438+10月,鳥群下河,6月,也就是165438+10月,它們在下遊河口的淺灘礫石急流中產卵繁殖。產卵後,大多數親魚死亡,粘卵在礫石上孵化。孵化後,魚苗隨水在海中越冬。從第二年的3月底到5月初,幼魚逐漸回到淡水溪流中進行育肥和生長。香魚的性成熟期為壹年。
產品歷史:伏羲香魚歷史悠久,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進士褚國秀所著《寧海縣賦》中有記載。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寧海縣令徐庶曾作詩:“伏日夜釣,王水不如畫清浪。秋風何如,鯰魚尾,香鱗三寸香魚?”寧海香魚資源豐富,20世紀80年代香魚人工繁殖成功,為發展香魚生產奠定了基礎。據傳說,乾隆皇帝下到長江以南,在伏羲吃了香魚後,發現味道很好,臨走時還帶了壹些。從此,香魚在伏羲成為貢品。除了食用,香魚還可以作為觀賞魚。1992年,臺灣省客商來我縣捕撈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