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安核桃酥:臨安是中國山核桃之鄉。臨安人選取山核桃仁、發酵黃油、優質糖粉、雞蛋黃等原材料,精心配比,耐心烘烤,制成的核桃酥,口感酥香,老少皆宜。
2、河橋塌馃:河橋塌馃作為壹道當地特色面點,是很多河橋人心目中“完美早餐”的主角兒。剛剛從大煎鍋中盛出的河橋塌馃通體金黃,還冒著裊裊濃香,河橋塌馃以富含膳食纖維的莧菜作為味引子,把土豬肉、土雞蛋的生鮮味兒串起來,外面包裹壹層不厚不薄的面皮制作而成,各種食材精確配比。
3、三聯索面:索面柔韌細軟,面條筋鬥,彈性十足,能像繩索壹樣整束整束盤繞於谷簍容器裏而不易斷,故稱為“索面”;又因它口感糯滑,鮮香爽口,容易消化,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又稱它為“長壽面”。將索面下鍋,煮熟撈出,鮮嫩的冬筍、胡蘿蔔、鮮肉切絲翻炒作為澆頭菜,澆至索面上,最後撒上壹撮小蔥,壹碗正宗的“湍口索面”就這樣出爐了。
4、清蒸石蛙:石蛙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清涼解毒、滋補強身之功效。清蒸石蛙,清湯見底,蓋碗清蒸,不失原味,香氣濃郁,味鮮肉嫩。
5、石斑魚:臨安大峽谷水流湍急,水質環境適宜石斑魚生息,石斑魚,肉質細、味鮮美,煎炸、清煎、沌湯都可,用石斑魚招待客人是當地人迎接貴客的表示。
6、中間橋麻糍:中間橋麻糍起源於清朝時期,每年農歷九月的豐收季節,臨安百姓為了慶豐收,用最優質、最好吃的糯米蒸熟搗碎、再沾上香香的芝麻,以祈求保佑農業豐收;同時也對父母的生育養育之恩表示感謝,所以麻糍節也是老人節。
7、昌化刀切面:刀切面是昌化地區農家傳統面食,從古至今,代代相傳。昌化刀切面在煮制後,配上臘肉、筍幹、蛋絲、香幹、木耳、黃花菜、香菇、雪菜、紅綠椒絲等“澆頭菜”,撒上蔥花、拌入蒜泥。
8、油燜春筍:臨安是竹子之鄉,盛產鮮筍,當地的鮮筍品質高、味道好,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制而成,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而帶甜味,百吃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