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相傳是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同時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我國東南的壹大名勝古跡,使這裏成為紹興旅遊的首選之地。但近期紹興受到疫情影響,景區將暫停對外開放。
閉園公告各位遊客:
本輪新冠疫情形勢嚴峻,為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大禹陵景區於2021年12月10日起暫停對外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閉園期間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二0二壹年十二月十日
大禹陵景區介紹大禹陵位於紹興東南的會稽山腳下,會稽山風景區內。相傳八年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就葬在這裏。雖然目前景區新開辟了百鳥苑景點,壹旁還有香火甚旺的香爐峰,但會稽山景區的精華依然是以大禹為主題的古跡——禹陵、禹祠和禹廟。
進到大禹陵景點會經過兩個檢票口,檢票進入景區後,往大禹陵牌坊方向,再走過壹段神道便來到祭禹廣場。如果是自駕,需把車停在此處的停車場,而後步行遊玩。每年清明,在這裏會舉行祭祀大禹的公祭活動。廣場壹端有壹座石橋,橋邊有烏篷船可以遊周邊古村(需另付費)。過橋是又壹處檢票口欞星門,進門迎面映入眼簾的是壹尊仿青銅器造型的石鼎,後面是壹條長長的甬道,盡頭是景區的核心“大禹陵”碑亭,不少人在這塊標誌性的石碑留影。
它的右側是禹祠,現在裏面陳列了壹些關於大禹治水傳說的圖文史料,可以進去參觀。出禹祠,經大禹碑亭前行是壹條曲折的碑廊,大禹陵的碑刻眾多,此處匯集了其中大部分的石碑。其中較高大的《會稽刻石》碑是乾隆年間的遺物。
穿過金桂林繼續參觀禹廟,相傳禹廟開始是大禹的兒子建的,後來歷經多次毀建,現在看到的是明末清初的樣式。建築由南到北依次是照壁、峋嶁碑、午門、拜廳、大殿,隨山勢逐漸升高,氣勢宏偉。過午門登上百步禁階,走過拜廳,再往前走就是禹王殿,大殿正中的供奉著大禹像,塑像後以九把鉞為背景,象征大禹治水成功劃定九州,殿內四下陳列著歌頌其功績和品德的對聯。可以感受到後世對大禹的緬懷。出大殿右轉是後面壹處值得細看的景點窆石亭,亭內這塊窆石是景區內較為古老的壹件文物,相傳是大禹下葬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