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2006年10月12日晚上,我脫了衣服想睡覺。我在月光下走進房子,愉快地出發了。想到沒有和我壹起玩的人,我去了天後宮找張懷民。人們沒有睡覺,我們壹起在院子裏散步。庭院空如水,水中的藻類和雜草相互交叉,覆蓋著竹子和柏樹。哪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這樣自由的人。
2006年10月12日晚上(或公元1083年10月12日晚上),當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我碰巧看到月光照在門上,於是我高興地起床出去散步。我以為沒人陪我玩,就去承天寺找張懷民。懷民也沒睡,我們壹起在院子裏散步。月光照在庭院裏像清澈的水壹樣清澈透明,水中的藻類和水生植物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個夜晚沒有月光?哪裏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我們這種人缺少閑暇。
作者蘇軾介紹蘇軾(1037 1年10月8日-11年8月24日),字子瞻,字和中,號鐵官道士、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梅州人。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宋神宗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應永助使。宋哲宗繼位後,歷任翰林學士、讀書學士、禮部尚書等職,聞名於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獲得特赦,返回北方,途中在常州去世。宋高宗追授太師;宋孝宗追求“文種”。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文字縱橫;詩歌題材廣泛,清新健康,使用誇張的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是豪放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也被稱為“蘇辛”;散文創作豐富奔放,與歐陽修並稱為“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的好書之壹《宋四家》;他擅長文人畫,尤其擅長墨竹、怪石和枯木。李誌敏評價說:“蘇軾是壹位全能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