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蘇軾,因為工資微薄,每天只能吃便宜的羊刺,只好苦中作樂,自作自受?羊蠍子?這道菜先煮透,然後在骨頭上澆上酒,加少許鹽,用火烘烤,骨肉微焦後食用。蘇軾在給哥哥寫信時,稱贊這道菜和蝦蟹壹樣好吃,不僅給徽州人帶來了新的驚艷菜肴,還讓羊脊骨在徽州成了搶手貨。
蘇東坡在惠州住了三年,皇帝看他安逸繁華,就把他貶到了海南更偏僻的儋州。儋州是個貧瘠的地方,幾乎沒有肉吃,但是蘇軾在這裏發現了牡蠣。這海鮮在他眼裏和全世界壹樣好吃。他還寫信給他的兒子吹噓牡蠣的美味,並告訴他不要告訴其他官員,以免來儋州和他搶食物。
蘇東坡有多喜歡吃?有壹次他患了紅眼病,醫生告訴他不要再吃肉了。東坡告訴他,我也想聽妳說,但我的嘴不會。另外,我眼睛疼,不是嘴疼。我為什麽要因為眼睛疼而偏心對方?我絕對不可能不吃肉。還有壹次,壹戶人家擅長做河豚。蘇東坡來他家,只是埋頭苦吃,壹句話不說,直到吃完。他大喊死也值得。看,真正的吃貨,大概就是蘇軾能為美食舍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