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中秋月餅介紹

中秋月餅介紹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秋節吃月餅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於民族拜月的儀式。相傳中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習俗。人們以月餅、各色水果等奉獻給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後,人們再分切月餅,按照長幼順序分食,據說可以得到神主的賜福與護佑。“只是這時的月餅還不叫月餅。”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宋代時,有關“月餅”的記載開始多起來。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此外,“月餅”名稱的首次記載也是在宋代,但這時月餅仍未普及。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並在民間逐漸流傳。在明代的各類書籍中,開始出現大量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描述。清代時,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不僅制作精美,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隨處都可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