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美食家蘇軾品嘗過豆腐
擴展資料:
葦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吃貨蘇軾走到哪吃到哪,還特別喜歡寫自己吃了什麽,什麽好吃,還要把烹飪方法寫在書裏,妥妥的美食達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能夠以嗜吃而流傳為佳話的,蘇軾算是千古第壹人了。
蘇軾,景祐四年(1037)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都習慣稱為蘇東坡。
沒錯,就是東坡肉、東坡肘子的那個東坡,在蘇軾的老家四川眉山至今東坡肘子也是壹道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而東坡肉更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下飯神器,有誰能拒絕入口香糯、肥而不膩的東坡肉呢!
愛好美食的蘇東坡,但東坡家的飯就只壹個人吃。回家途中蘇軾再次來到了金山龍遊寺,看到了年輕時來此寺內懸掛的畫像,感慨萬千題詩壹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生平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調侃自己這輩子就忙著搞吃的去了,沒有什麽別的功業,同年八月,離家多年的蘇軾病逝於常州,謚號文忠。
蘇軾的豪放樂天自成壹脈,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並沒有使他悲戚,樂觀豁達是他的寫照,壯誌未酬卻無愧人生的曠達是他美食家外觀下的真正的風骨。
東坡先生用食物點亮了窘迫生活,治愈孤獨的心靈;也告訴我們即使明朝不知何處,即使下壹餐不知如何飽腹,即使世道弄人報國無門,仍要笑對人生,熱愛生活。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
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善書,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