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背指郵票的背面,郵票的背面上塗刷了膠層,稱為背膠(Gum)。絕大多數郵票的背面沒有文字。有的國家印制的個別郵票為了充分發揮票背的作用,加印了數字或文字,如西班牙1875年發行的郵票背面印有反寫的數字位置編號;美國某些盤卷郵票的票背上,每隔5枚印上壹個順序數字,便於計數。有的郵票背面加印廣告,如新西蘭就發行過。
背膠的作用是為了粘信。目前世界上發行的郵票基本上都有背膠,而早期郵票有的沒有背膠。
早期郵票背膠壹般呈黃色,多為糊精膠,這種膠容易受潮粘連,給保存新郵票增加了困難。有無原膠是衡量郵票品相好壞的重要指標,所以要註意防潮保護,如將其套在塑料護郵袋中進行密封保存。
目前郵票背膠都是采用PVA合成化學膠,膠質淺白淡薄,抗潮性強,對人體無傷害。
在背膠中摻有香料,會使郵票產生“香味”。1955年聯邦德國首先發行了薄荷香味的郵票。2002年11月8日我國首次發行了帶百合花香味的《鮮花》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是采用帶香味的油墨印刷而成,香味油墨無顏色,印在郵票的表面。鑒別背膠有助於研究郵票的版別和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