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過春節的風俗如下:
江蘇:"挖元寶"
江蘇各地過年習俗都有壹些獨特之處。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武進人過年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山西:年夜飯不能說話
在山西,有著"年三十的晚飯上不能說話"的規矩。春節的第壹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求吉利。驅邪惡。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稭,意味著新的壹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意在"年年有余"。就餐時,除每人壹碗外,還要多盛壹兩碗,意在祈求人丁興旺。
湖北:中午吃團年飯
湖北有壹個風俗,已經出嫁的女兒大年三十可以回娘家吃團年飯,但不能留在娘家過夜。為了方便女兒吃完飯後趕回婆家,當地的團年飯壹般會選擇在中午十二點左右吃。而團年飯桌上必有"全魚"這道菜,以求"年年有余",這道菜是最後才上桌,只能看不能吃,壹定要留到初三以後才能動筷,否則會挨長輩訓。
江西:女兒女婿回娘家不能同房
在江西的壹些地方,已經出嫁的女兒攜丈夫回娘家過年,夫妻倆是不能同床睡的,連同房都不行,獨生女才有可能沖破這種習俗,否則嶽父嶽母情願女婿睡地板,也不允許女兒女婿同房。而且只能在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到年三十)期間回娘家,過了這個時間段都是不允許的,否則被認為對娘家不吉利。
天津:"剁小人"
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咚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身上,除掉"小人"新的壹年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晚上還要放鞭炮,祈求避邪免災。
天津還有春節貼吊錢的習俗,吊錢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